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Remove ads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UPT),又稱北京郵電大學瑪麗女王學院(Queen Mary School, BUPT),簡稱北郵國際學院北郵國院,是北京郵電大學下屬的學院之一(校內代碼為51)。辦學地點為北京郵電大學沙河校區與北京郵電大學西土城路校區。[1]負責培養一部分北京郵電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學士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就讀學生。下設物聯網工程、電信工程及管理、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註 2]四個專業。此四個國際合作專業專業在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中由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School of EECS)負責管理與專業建設。[2][3]

快速預覽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瑪麗女王學院), 校訓 ...
Remove ads

學制

國際學院辦學採用中外合作辦學方式,學生同時註冊為北京郵電大學與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全日制學生。學生可以在第六學期結束時在兩種培養模式中自願選擇一種:

  • 4+0模式:學生四年均在北京郵電大學就讀,在北京郵電大學完成畢業設計。
  • 3+1模式:學生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在北京郵電大學就讀,大四年級前往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就讀並在該校完成畢業設計。此模式僅接受前三年已修讀所有應修課程並已取得相應學分的學生申請。

完成4年的學習要求後,學生將取得北京郵電大學畢業證書、北京郵電大學工學學士學位[註 3][註 4]以及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學榮譽學士學位[註 5][4][5][6]

歷史

2004年9月,國際學院成立。初設電信工程及管理、電子商務及法律兩個專業。[7]

2006年6月,英語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學會對國際學院當時開設的兩個專業進行了訪問評估,並給予正面評價。[8]

2011年6月,新增物聯網工程專業,計劃招收180名學生。[9]

2022年,電子商務及法律專業停止招生。新增電子信息工程與智能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

畢業去向

該院畢業生去向大致為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保研),出境攻讀研究生(含博士碩士),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直接就業四類。其中又以出境攻讀研究生的數量最多。[10]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