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伏(Northvolt)是一家瑞典電池開發商和製造商,專門從事電動載具鋰離子電池的研究。 [4]該公司由兩位前特斯拉高管於2015年創立,當時名為SGF Energy。2017年,公司更名為北伏(Northvolt)[5]。
2020年,寶馬與北伏簽署20億歐元的電池訂單。2021年,北伏在瑞典謝萊夫特奧開辦了第一家工廠。2023年,北伏位於謝萊夫特奧的工廠發生事故,導致多人受傷和兩人死亡,生產完全停頓。2024年6月,謝萊夫特奧工廠又有3名員工在家中死亡。同月,由於北伏產能不足,寶馬取消了電池訂單。2024年9月,北伏宣布裁員1/5[5][6]。2024年11月21日,北伏在美國申請破產重組。[7][8]該公司行政總裁兼聯合創始人宣布辭職。[9]
2025年3月12日,北伏宣佈破產。[10]
Remove ads
歷史
該公司由彼得·卡爾森和保羅·切瑞蒂(現為北伏北美執行長)於2015年創立,當時名為SGF Energy,此前他們曾在特斯拉汽車公司的供應鏈和運營規劃部門工作。[4][11][12][13]
2017年,該公司更名為北伏。[14]該公司成立的明確目標是為汽車行業提供電動汽車電池。[11][15]2019年5月,歐洲投資銀行提供了35億瑞典克朗(約合3.5億歐元)的貸款。[11]
同年6月,寶馬集團、大眾集團、高盛和Folksam等公司宣布將對該公司進行投資。投資總額達10億美元,旨在挑戰據報道特斯拉公司以及豐田和日產等亞洲公司在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主導地位。[16]該公司開始在瑞典謝萊夫特奧建設一家電池工廠,目標是在2021年開始生產電動汽車電池。[11]謝萊夫特奧工廠的第一塊電池於2021年12月組裝,首批電池於2022年交付給客戶。[17][18]
2019年,大眾汽車和北伏宣布將在德國薩爾茨吉特建造第二家工廠,計劃於2023-2024年投產。目標是以16吉瓦時(GWh)的產能開始生產,並將其提升至24吉瓦時。2020年5月,大眾汽車宣布將主要自行建造該工廠,並投資4.5億歐元用於建設。[11] 2020年7月16日,北伏宣布與寶馬簽署了一項價值20億歐元的協議,北伏將從2024年開始交付電池。[19]由於北伏無法按時交貨,與寶馬的交易於2024年6月取消。[20]2019年,大眾汽車向北伏投資9億歐元,占其20%的股份並獲得董事會席位。 [21][22]
2020年7月30日,歐洲投資銀行在歐盟創新金融計劃的支持下向北伏發放了3.5億歐元貸款,用於建設新型電池的示範生產線,該生產線於2019年底開始生產。作為「歐洲投資計劃」的一部分,北伏從歐洲投資銀行獲得了3.5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其謝萊夫特奧工廠,並使用歐洲戰略投資基金的擔保。[4]
新聞網站EURACTIV在一篇文章中稱,「北伏正在迅速建立起作為歐盟首選國產電池公司的聲譽。」[15] 同一天,北伏宣布已從由商業銀行、養老基金和其他金融機構組成的財團獲得總額為16億美元的貸款。[23]
2023年8月22日,北伏計劃在加拿大開設一家電池廠,籌集了12億美元。[24]2023年12月,《每日工業報》披露的一份機密中期報告顯示,該公司2023年前九個月的淨虧損約為10億美元(110億瑞典克朗)。[25]2024年1月,北伏通過綠色貸款又籌集了50億美元。[26][27]
2024年,瑞典北伏工廠因安全事故引起人們關注,因為三名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外死亡,儘管他們看起來很健康,但這三名員工都在幾個月內死亡。[28]第四名受害者因溺水身亡。[29]瑞典警方對此展開了刑事調查,北伏對此表示配合,稱這些事件是「悲劇」,但也強調該工廠僱傭了5,000多名員工,這意味著這些死亡事件在統計上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重要。[30][31]一位瑞典著名毒理學家主張關閉該工廠,以便進行更徹底的調查。[32][33]2024年12月,瑞典警方結束調查,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死亡與任何犯罪或危險暴露有關。[29]
2024年9月23日,北伏宣布公司將實施大規模裁員。此次裁員將影響1600名員工,其中謝萊夫特奧工廠1000人,韋斯特羅斯工廠400人,斯德哥爾摩工廠200人。與此同時,北伏還宣布將停止北伏一號工廠的擴建。位於韋斯特羅斯的北伏實驗室項目暫停,但公司將保留基礎平台,以繼續進行產品開發。[34][35]
2024年11月21日,北伏在美國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稱其僅擁有3000萬美元現金,僅夠維持一周的運營,同時背負著58億美元的債務。[36]該公司獲得了1億美元的臨時運營融資。[37]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彼得·卡爾森於次日辭職,並表示公司至少需要10億美元才能繼續長期運營。[38]該公司的投資者開始減記其投資,包括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的損失和安大略省投資管理公司的4億美元損失。[39]
2024年12月4日,北伏宣布將出售其電動工業電池部門,以削減成本並縮減業務規模。該公司還宣布計劃關閉其儲能系統部門。[40]2025年1月7日,北伏宣布計劃繼續開發電池單元,同時計劃繼續尋求資金以退出破產程序。[41]
Remove ads

2025年1月13日,北伏將其在電池回收部門水電的剩餘股份以7800萬挪威克朗(679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挪威海德魯。[42]
2025年3月12日,北伏在瑞典申請破產。[43]幾周前,瑞典國有電視台SVT在其節目《作業審核》中調查了此案,並得出結論:這些蓄電池可能僅售出極少量,而且這些蓄電池是用從其他公司購買的中間材料生產的,這與北伏公司承諾的完全不同,北伏曾承諾,從原材料到成品蓄電池的整個生產鏈都將在一個地方完成,並且「100%在瑞典完成」。工人們匿名報告稱,生產流程的大部分環節都將無法正常運轉。[44]破產導致人員失業,無瑞典國籍者被驅逐出境,謝萊夫特奧市政府的「綠色增長」計劃受挫,以及養老基金損失慘重。儘管如此,彼得·卡爾森在離職前及時從公司獲得了約2億瑞典克朗的私利,並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45]
北伏的破產受託人宣布,已與主要利益相關者達成協議,為公司提供財務擔保,使其能夠以較小的規模繼續運營。北伏曾是歐洲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領軍企業,該公司於3月12日申請破產保護,目前員工人數約為1,700人,較5,000人有所減少。此外,部分員工將受聘於海外子公司。預計該協議將很快正式生效,而業務規模的縮減對於未來業務出售至關重要。[46]
2025年5月,北伏前員工米凱拉·倫德出版了一本名為《北伏——內部證詞》的書,披露公司領導層早在2022年就意識到了重大的生產和財務問題。儘管內部存在擔憂,但管理層選擇隱瞞這些信息,以免引起投資者和客戶的擔憂。該書詳細描述了2022年電池單元的初始測試如何顯示出不可接受的缺陷率,以及濕度控制、自動化故障和組件延遲等挑戰如何困擾著生產過程。公司內部的財務分析師曾警告成本上升和資本減少,但據報道,這些警告被高管們淡化了。據稱,領導層還威脅要解僱涉嫌向媒體洩露信息的員工。[47][48][49]2025年5月22日,破產管理人決定,目前仍在進行的有限生產將於6月份陸續完全停止,與此同時,據報道,出售公司部分業務的努力取得了良好進展。[50]
Remove ads
地點
北伏破產前的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北伏一號是位於瑞典北部謝萊夫特奧的一座超級工廠,目標產量為60GWh。[51]建成後,它將成為瑞典自21世紀以來最大的工廠,可能會給新移民和現有社區帶來挑戰。[52]附近的謝萊夫特奧水力發電廠為工廠提供可再生能源。[53]瑞典和芬蘭附近的礦山可以提供一些所需的金屬,如鎳和鈷。[54]
2021年12月下旬,該公司宣布,擁有500名工人的北伏一號已生產出第一批方形電池,這是其機械調試過程的一部分。[來源請求]
工廠竣工並於2022年實現首批客戶發貨。[55]該公司預計,到2024年,電池產量將達到16千兆瓦時 (GWh),足夠為約30萬輛電動汽車供電。在生產線和人員配備齊全的情況下,該工廠預計將在3,000名員工的幫助下生產60GWh的電池。[53][56]
2023年前三個季度,工廠產量為79.8MWh電池存儲當量。[57]
2024年9月23日,北伏總部宣布停止北伏一號的擴建。[34]
2024年10月8日,北伏宣布其子公司北伏一號擴建項目部向斯德哥爾摩地方法院提交破產申請。[58]
Remove ads
北伏二號工廠位於波蘭格但斯克,占地2.5萬平方米,由北伏公司建造,於2023年投入使用。它是歐洲最大的電池儲能系統生產設施,年產能為6吉瓦時。2025年6月,一家美國鋰硫電池公司收購了該地塊。[59]
2022年初,該公司宣布計劃在德國海德堡附近的迪特馬爾申縣建造另一家電池工廠。新工廠將為約3000名員工提供就業崗位,年產電池單元約60吉瓦時。據北伏稱,該項目將「幾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60]2024年1月,在獲得歐盟執委會根據臨時危機與過渡框架援助計劃批准的9.02億歐元資金以及當地市政當局的批准後,北伏三號超級工廠獲得批准。 [61]該工廠將於2024年3月25日正式開工建設。[62]第一批電池組裝計劃於2027年下半年開始,隨後工廠將開始產能提升。[63]
在沃爾沃汽車公司位於哥德堡附近的工廠附近,北伏正在建造一座新的鋰離子電池工廠,該工廠不僅為沃爾沃供應電池,還將為極星品牌供貨。該工廠計劃於2025年開始生產。[64][65]2024年10月30日,沃爾沃汽車宣布行使贖回權,收購北伏持有的北沃能源股份。沃爾沃汽車稱,北伏尚未履行其融資義務。 [66]
北伏四號是北伏公司計劃在瑞典建設的第二座超級工廠。它將建在位於博倫厄的米爾伍德造紙廠舊址上。該舊址購自斯道拉恩索,是北伏首個改建的工廠舊址。該工廠計劃於2024年投產。該工廠的陰極材料峰值產能超過100千兆瓦時。與此同時,北伏還與斯道拉恩索公司達成了一項開發協議,斯道拉恩索公司將為北伏提供來自可持續管理森林的木質素基硬煤作為陽極材料。[67]
2023 年秋季,北伏宣布將在加拿大蒙特婁附近建造一座新的電池超級工廠。[13][68]該工廠最初計劃於2026年開始生產,但據魁北克官員皮埃爾·菲茨吉本稱,這一時間表現在可能會推遲12至18個月。[69]
2021年,北伏收購了北加州初創公司庫伯格。該集團專注於鋰離子技術的漸進式改進,以實現航空等應用。[67]庫伯格於2015年從史丹佛大學分離出來[70]並在聖萊安德羅設有生產設施。經過第三方測試,庫伯格聲稱已將鋰金屬電池的循環壽命延長了近一倍。 [71][70]該場地於2024年11月被萊滕(一家鋰硫電池製造商)收購。 [7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