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平無戰事
2014年中国电视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平無戰事》(英語:All Quiet in Peking)是一部中國大陸電視劇。故事以1948年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貪腐案為線索展開,全景展現了1948至1949年間國府遷台的前夕。該劇根據劉和平同名小說改編。由山東影視集團投拍,孔笙,李雪執導,集中了一批國內知名演員,歷時七年[1]創作完成,2013年8月殺青,已於2014年10月6日在北京衛視、天津衛視、河南衛視播出,共計53集。
全劇情節和人物關係錯綜複雜,題材涉及歷史上的國民黨肅貪、幣制改革、國共諜戰[2]等內容,刻畫了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前夕國府內部的政治鬥爭形勢的嚴峻,編劇劉和平也表示他的目標觀眾是本科以上的人群[3]。
Remove ads
製作花絮
- 本劇使用的攝像設備是電影用的艾麗莎攝影機[4],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整體光影效果,給觀眾在看電影的感覺。
- 劉和平在一份採訪[3]中透露,《北平無戰事》曾多次更改過劇名,起初想叫《明月照人1948》,因為太文藝,後改作《北平不戰》,聽上去又太商業。劉和平還是找到了一個他自己非常滿意的名字《最後的王朝》,內容上北平是蔣介石最後的王朝,形式上又可以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一起組成王朝系列。然而這個劇名由過於敏感而無法拿到廣電總局的立項,最終定名《北平無戰事》。
- 劇中的「建豐同志」蔣經國在整部戲54集中全未露臉,僅以電話中的聲音出現,其配音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播音員吳凌雲[5][6]。除了奉化口音的蔣經國,劇中的旁白也全都出自他的聲音。
演員表
Remove ads
獎項
評論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9年8月12日) |
台灣歷史學家劉維開教授表示,電視劇並不是真實的歷史,劇中出現的許多情節都不符合事實。正式檔案中並沒有材料能證明劇中由蔣經國建立並領導的「鐵血救國會」這個組織的存在,大都是坊間的傳聞,僅僅是在野史記載中。其次,把鐵血救國會稱為黨內「少壯派」也並不妥當,雖然國民黨內卻有年青一派和年老一派之分,然而年青一派主要是以蔣經國為領導人的三民主義青年團,因此多稱為「團派」。劇中救國會成員稱呼蔣經國為「建豐同志」也並不現實。他表示據他所知,「蔣經國只有在跟父親蔣介石寫信的時候才會使用『建豐』,在其他場合,沒有看到檔案文獻他用過這個名字」。在故事結尾處,劇末方孟敖把國民政府通過幣制改革搜刮的民間黃金運往台灣的情節也不可能存在。因為金庫在上海,北平沒有黃金,「理論上不存在從北平運黃金的事情」。除了這些事實性錯誤之外,劉維開還對劇中所描述的,國民黨政權因為經濟崩潰而快速失掉大陸的論斷提出了異議。他表示,軍事上的失敗仍然是決定性的,軍事決定經濟,而不是反過來。正是前方戰報導致民眾對市場完全喪失信心,後導致經濟崩潰。[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