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摩鹿加省
印尼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摩鹿加省(印尼語:Provinsi Maluku Utara)是印度尼西亞東部的一個省,轄境包括摩鹿加群島的北部。北摩鹿加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是德那第。2010年人口普查,北摩鹿加省人口1,038,087[1],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最少的省之一;最近的人口普查(2014年)估計,北摩鹿加省人口增長達到1,141,561。
整個摩鹿加群島曾經是一個單獨的省,1999年時分為兩個省。摩鹿加省北部的北摩鹿加縣、中哈馬黑拉縣和德那第市合設北摩鹿加省。宣布成立北摩鹿加省的印度尼西亞1999年第46號法案中定索菲菲為首府[2]。但是介於索菲菲基礎設施欠缺,北摩鹿加省2010年前以德那第為臨時首府[3]。2010年8月24日起,北摩鹿加省行政中心遷至索菲菲[4]。
Remove ads
歷史
在16和17世紀,北摩鹿加省的各島被稱為香料群島,那時的北摩鹿加是世界丁香的唯一來源地。荷蘭、葡萄牙、西班牙還有包括德那第和蒂多雷在內的的當地蘇丹彼此攻伐以控制這些香料的厚利貿易。現在丁香樹被傳播種植到世界各地,對香料群島的丁香需求也已停止,大大降低了北摩鹿加地區的國際重要性。歷史學家倫納德•安達婭說,德那第蘇丹國與蒂多雷蘇丹國的「二元」對抗是摩鹿加群島早期歷史的主題。1663年西班牙人放棄了在摩鹿加地區的殖民活動。此後荷蘭逐漸控制了這一地區,後成為荷屬東印度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日軍占領,印度尼西亞獨立後歸屬印尼。
地理
北摩鹿加省的島嶼大部分都是火山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哈馬黑拉島上有杜科諾火山,德那第島上的瓜馬拉馬火山一直在活躍,整個蒂多雷島是一個複式火山。哈馬黑拉島、摩羅泰島、奧比群島、巴占群島等島嶼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稱為「哈馬黑拉雨林生態區」,並擁有許多獨有的動植物物種,包括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蜜蜂華勒斯巨蜂。在華萊士區有許多亞洲和澳洲生態區的過渡物種。森林的主要樹木有桉納士香屬、坡壘屬、娑羅屬和青梅屬。大部分剩餘的森林生長在島嶼的山上,島嶼的沿海和低地在16世紀以來被清理以種植丁香樹,特別是在德那第島和蒂多雷島。
行政區劃
北摩鹿加省目前下轄2個市(Kota)和8個縣(Kabupaten)。北摩鹿加省的首府索菲菲並非獨立的建制市,行政上仍由蒂多雷群島市管理,北摩鹿加省也是印尼四個首府不是市的省份之一,未來索菲菲將以蒂多雷群島市在哈馬黑拉島上的四個區為範圍建立行政城市[5]。
蘇丹國
摩鹿加群島北部有四個蘇丹國,在當地被稱為Maluku kie raha(德那第語:摩鹿加的四座大山)。雖然這些蘇丹國已不再擁有任何政治權利,但是仍然作為文化的象徵獲得極大尊重。
堡壘
人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