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樞
大熊座第二亮的恒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樞(拉丁文:α Ursae Majoris,縮寫為Alpha UMa或α UMa,英語為Dubhe/ˈdʌbiː/[10][11]),雖然它只是大熊座這個星座的第二亮星,但因為是星群北斗七星之首,所以在拜耳命名法中被命名為α星。
Remove ads
Remove ads
恆星系統

天樞是尋找北極的著名指標星群北斗七星(也稱為犁)的第一顆星,它與第二顆星天璇的連線指向北極星。
天樞距離太陽大約123光年。它是光譜聯星,兩顆星分別是天樞A和天樞B,較亮的天樞A是主星,在演化上是已經耗盡核心的氫而離開主序帶的巨星,光譜為K0IIIa。伴星,天樞B是一顆主序星,光譜為F0V。兩顆星在軌道上的平均距離約23天文單位,完成一次軌道的週期為44.4年[4]。
在距離8弧分遠處還有另一對視星等為7等的光譜聯星,光譜類型為F8。它在星表上的名稱是HD 95638,但有時被稱為天樞C[4]。
曾有報導宣稱天樞有千分之一星等的光度變化,並且已檢測到10種週期介於6.4小時和6.4天的逕向變化模式[12]。
語源
α Ursae Majoris(拉丁文是Alpha Ursae Majoris)是天樞以拜耳命名法命名的名稱。
它的傳統名稱是Dubhe和Ak。Dubhe源自阿拉伯文,意思是熊 dubb,來自短語ظهر الدب الاكبر żahr ad-dubb al-akbar 大熊的背部。罕用的AK出自埃及,意思是眼睛[14]。在201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組織了IAU恆星名稱工作組(WGSN)[15]對恆星的正確名稱進行編目和標準化,決定將傳統的名稱只賦予單獨的恆星,而不是整個恆星系統。WGSN 2016年7月的第一份公告[16]包括由WGSN批准的前兩批名稱的表,確認Dubhe是專屬於天樞A的名字。
在中國,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是北方的勺子,相當於北斗七星這個星群。因此,中國也稱天樞(天之樞紐星)為北斗一: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17]。
Remove ads
其他文化
天樞在術數中,稱之為「貪狼」,《五行大義》引《黃帝斗圖》「一名貪狼,子生人所屬」,《北斗七星延命經》:「南無貪狼星。是東方最勝世界運意通證如來佛。」《北斗治法武威經》云:「第一天樞,名魁[18],字貪狼。」
美國海軍的一艘艦艇USS Dubhe (ID-2562),和丹麥國民警衛隊的海軍軍艦MHV806都以天樞為名,命名為杜布赫號(Dubhe)。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