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誡 (電視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十誡(波蘭語:Dekalog;發音:[dɛˈkalɔk])是波蘭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執導的電視劇,於1989年上映[2]。該系列片由導演本人和克里斯多夫·皮爾斯維奇共同編劇,片中音樂由茲比涅夫·普萊斯納譜寫[3][4]。這一系列電視劇包括十部時長接近一小時的電影,題材來源於基督教十誡[5]。這些作品旨在探討當代波蘭人所面對的倫理問題。
這十部電視劇是奇士勞斯基最受人稱讚的作品,被稱之為「史上最好的電視劇情片」[6],同時也贏得了多個國際獎項,雖然這部作品直到90年代才傳出歐洲[7]。該系列劇的劇本於1991年出版,著名導演庫布里克為此撰寫了前言,給予了很高評價[8]。
Remove ads
製作
雖然每一部都是獨立的,但大多有著相同的背景(華沙的一處公共房屋),角色之間也相互認識。片中既有知名演員,也有無名之輩,有的在奇士勞斯基的其它影片中也扮演過角色。大部分劇集的情感基調都是憂鬱悲傷的,這是奇士勞斯基作品的一大特徵,除了最後一集,是一個類似於《三色之白》的黑色喜劇。
這十部劇最初是由克里斯多夫·皮爾斯維奇構思的,他曾看到一個十五世紀描繪十誡的作品,因而想出了這個點子:一個現代版的十誡。奇士勞斯基對這一哲學難題很有興趣,並想用這一系列劇描繪波蘭社會的困境,同時有意避開他在早年電影中涉及的政治問題。他起初打算雇用十個導演,但最終還是決定親自上陣。此外,這十部劇除了第三和第六集用了同一個攝影師,其餘各集攝影師均不同[9]。
主題
這十部作品都是簡簡單單以數字命名的(如《十誡之一》)。根據羅傑·埃伯特對DVD版的介紹,奇士勞斯基說這些電影並不與十誡一一對應,他本人也不給它們起名字。
毫無疑問,《十誡》的作品內涵可以用很多方式解讀。但是每一部都有著各自的表面含義[10]:
Remove ads
各集簡介
此外,阿圖爾・巴奇斯飾演了一個無名角色,可能是一個超自然的人物。在各集的關鍵時刻,他往往在一旁觀察主角的動作。除第七和第十集,這個角色都出現了。
牛奶是各集中常見的象徵元素。
Remove ads
評價
《十誡》得到了多方的讚譽,包括電影界的許多重要人士,例如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7]。他這樣評論該片的劇本寫作:
我一直不願意說某位電影人的作品具有某個特質,因為這無可避免地簡化了作品本身。但對這部奇士勞斯基和克里斯多夫·皮爾斯維奇的劇本,這麼評論理應是合適的:他們的確具有一種很罕見的能力,能戲劇化地表達他們的觀念,而不是簡單地談論它們。他們用戲劇化的情節呈現觀點,並得到了一種新的能力,使得觀眾自己去探索情節內涵,而不是直截告訴他們。他們用如此炫目的技巧做到了這一點,你永遠不能看出他們的觀點,直到這些觀念已如此深刻地直達你的內心。
在爛番茄網站,基於28篇評論,該片得到了100%評分[12]。這一系列劇也得到了很多知名電影批評家的讚譽,包括羅傑·埃伯特[13]和羅伯特·弗爾德[6]。
2002年,《視與聽》電影雜誌投票推選史上最佳影片。《十誡》和《殺人短片》獲得了來自四位評論家和兩位導演的投票,包括羅傑·埃伯特,紐約評論人大衛·丹比和導演米拉·奈兒[14]。此外,在同年舉行的過去25年最佳影片的評選中,奇士勞斯基在「頂尖導演」中位列第二。2012年的評選中,《十誡》再次獲得6位評論家的投票,位居所有影片的283名[15]。
同年,該片也被國家影評人協會列入一百部「重要影片」[16]。2010年,帝國雜誌也將該片列入「世界影史百部最佳」,排在第三十六位[17]。
Remove ads
長片
奇士勞斯基將《十誡》的第五和第六部擴展,成為了兩部長片,分別是《殺人短片》和《愛情短片》。導演使用了原班人馬,並只是少許改變了原先的情節。這是導演與製片商之間的合同約定,因為長片更容易傳出波蘭,擴大影響和收入。2000年,《十誡》做成了5張DVD發行,每一張包含兩集,共兩小時。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