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華誕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诞龙属
Remove ads

華誕龍屬學名Huadanosaurus)是中華龍鳥科下的一屬。華誕龍屬目前僅包含其模式種中國華誕龍(學名:Huadanosaurus sinensis)一個物種。[1]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華誕龍的模式標本IVPP V 14202發現自遼寧省凌源市義縣組(大王子溝層)地層中,該標本由一副幾乎完整的骨骼構成,缺失足部和尾巴末端。[1]

中國華誕龍的學名為「Huadanosaurus sinensis」,屬名Huadanosaurus」由「華誕」的漢語拼音「Huadan」和古希臘語中表示「蜥蜴」的詞「σαῦρος」(拉丁化:sauros)組合而成,以此紀念中國科學院成立70周年;種小名sinensis」則源於拉丁語「sine」,意為中國。[1]

描述

Thumb
中國華誕龍頭頸部復原(比例尺5cm)
Thumb
中國華誕龍正模標本圖(比例尺1cm)

因為中國華誕龍的正模標本椎骨神經弓和椎體間的縫合線尚未完全融合且骨骼表面存在疤痕,裘銳等人於2025年的研究中認為該標本尚未成年。中國華誕龍的頭骨長約10.1厘米,占身體比例較大。[1]

顏色

在2010年1月份的《自然》雜誌網站,張福成等科學家公佈數種恐龍與早期鳥類的羽毛痕跡研究,發現這些物種的羽毛帶有黑色素體(Melanosomes,一種存在於羽毛、皮膚、鱗片的吸光色素),藉由研究其羽毛痕跡中的黑色素體大小、分佈形態,張福成等人發現 IVPP V14202 (現在華誕龍屬的模式標本) 的尾巴可分為深色、淡色兩種區帶,證實上述理論。此外,藉由與現代鳥類羽毛中的黑色素體作比對,張福成等人能推測出羽毛黑色素體在生前所代表的顏色。根據研究人員的推測,IVPP V 14202的身色羽毛,在生前呈現粟色、或紅棕色[2]

分類

華誕龍與一些傳統上被歸入美頜龍科的恐龍較為相似。然而,安德里亞·考英語Andrea Cau在2024年的分析中指出,傳統的美頜龍科並非自然的單系群,一些美頜龍形態的恐龍實際上是更大的堅尾龍類的幼體。[3]為了驗證這一假設,裘銳等人於2025年的研究中基於考的「個體發生狀態分區」("Ontogenetic State Partitioning",簡稱OSP)矩陣和更傳統的「獸腳類研究小組」("Theropod Working Group",簡稱TWiG)矩陣對華誕龍進行了兩種矩陣下的系統發育分析。[4]兩種分析都支持熱河生物群的美頜龍形態獸腳類(中華龍鳥華夏頜龍中華麗羽龍)以及巴西的小坐骨龍構成一個單系群。使用OSP矩陣分析時,華誕龍是小坐骨龍和中華麗羽龍的姊妹群。因為美頜龍被排除在這個分類群外,研究人員恢復了中華龍鳥科用以表示該類群。使用TWiG矩陣分析時,華誕龍被認為是美頜龍和中華龍鳥的姊妹群。 下圖展示該研究基於兩種矩陣建立的兩種支序圖[1]


Remove ads

古生態學

研究人員在華誕龍正模的腹腔內發現了數塊哺乳動物骨骼碎片,這些碎片包括真獸類真三尖齒獸類。這些哺乳動物儘管關節分離,但保存較為完好,可能是被華誕龍整個吞下的,據此推測華誕龍可能沒有使用前肢抓牢獵物並撕扯咬碎獵物的能力。此外,大部分中生代哺乳動物都是夜行性動物,說明華誕龍可能也擁有夜行性。[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