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協律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協律郎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協律郎職能通常為朝廷祭祀的輔佐官員,為基層編制之一,設置於太常寺的中央機構祭祀事務官署。
漢代稱協律都尉,漢武帝以李延年善新聲變曲,始置此官。晉改稱協律校尉。北魏以後,各朝都設有協律郎。唐代為八品上,明代為正八品。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置太常司,其屬有協律郎,召冷謙作為協律郎。在清朝之位階為正八品,屬樂部。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腳註
參考文獻
-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1993年,臺北,文津出版社。
![]() | 這是一篇關於政府官制演進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