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居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萬曆二年進士南憲仲之子,萬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陝西鄉試第十名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成辛丑科二甲五十三名進士,戶部觀政,授刑部主事,三十三年七月往關外審決。三十六年進貴州司郎中,三十八年遷廣平府知府,四十一年三月擢山西提學副使,四十四年升雁門參政,四十七年升任山西按察使,四十八年加升右布政使,照舊管事。天啓元年(1621年)四月轉左布政使,九月升任太僕寺卿,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擢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
荷蘭人佔據澎湖,福建巡撫商周祚私下答應荷蘭艦隊司令雷約茲(Cornelis Rijersz Schoonhoffman),只要撤出澎湖,就允許他們在台灣貿易,但雙方一直無法取得共識。最後商周祚命令南路副總兵張嘉策強行要求荷蘭人撤返,「但師行糧從,無餉則無兵。」南京御史游鳳翔痛批:「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來者日多。」最後張嘉策被朝廷革職查辦,改由抗倭名將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接任。
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朝廷以南居益取代商周祚出任福建巡撫,南居益「未出都門,輒痛心切齒,毅然以必誅紅夷為己任」,集結一萬名士兵與兩百艘船,包括運兵船、炮船與火船。
天啟四年(1624年)二月,南居益親自乘船到金門,下令渡海出擊收復澎湖。福建總兵俞咨皋、守備王夢熊,率領兵船至澎湖,登陸白沙島,與荷軍接戰。但荷蘭軍隊依仗堅固的工事與戰艦頑抗,澎湖久攻不下。是年九月,總兵俞咨皋統率三軍與荷軍苦戰七個月。
天啟五年(1625年)升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九月因被魏忠賢、黃承昊等人劾奏而被罷官為民。崇禎元年(1628年)被重新起用,任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曾提議增加軍餉[1]。工部尚書張鳳翔因軍械未能齊備而下獄,南居益代理工部尚書。不久,兵部尚書梁廷棟彈劾郎中王守履失職,南居益上疏說情,被崇禎帝以徇私削籍遣還。不久,又因敘守城功復職。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南逢吉,雲南提學副使。祖父南軒,山東參議。父南憲仲,萬曆甲戌進士。伯父南學仲,嘉靖辛酉舉人;叔父南師仲,萬曆進士;南仰仲。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