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學名:Fijivirus boryzae;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一種植物病毒,可寄生於水稻玉米薏米稗草小麥高粱水莎草等植物[2]

快速預覽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 病毒分類 ...
Remove ads

病症特徵

感染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水稻植株通常表現為明顯的矮化、分櫱增多、葉色加深等症狀,病株後期莖稈常呈黑褐色,根系發育不良,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3]

傳播途徑

目前已知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自然傳播僅依賴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4]。白背飛虱在取食感染植株的汁液時獲得病毒,病毒進入其消化系統後可經腸道吸收並通過循環系統擴散至唾液腺,在其體內完成增殖過程。隨後,帶毒的白背飛虱可通過取食健康植株而將病毒傳播[5]

SRBSDV不具備垂直傳播能力,即不能通過母體卵傳遞給子代,而是必須由若蟲階段重新取食感染植株後獲得病毒[6]。根據病毒在白背飛虱體內的發育時間與傳毒特徵,SRBSDV的傳播可分為持久傳毒型、半持久傳毒型與非持久傳毒型三種類型[4]

對白背飛虱的影響

病毒感染可延長白背飛虱的發育周期並降低產卵量[4];白背飛虱成蟲用帶毒水稻飼養可延長壽命、提高繁殖力,並使其分泌更多蜜露[7][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