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極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極蠓(學名:Belgica antarctica)是南極獨有的一種昆蟲,其體長約2至6毫米,是南極洲體型最大純陸棲生物,其生命周期為2年[1]。[2]其種加詞「antarctica」意為「南極洲的」。
19世紀末,比利時南極科考在南極半島的熱爾拉什海峽附近首次發現了這種搖蚊[3]。此後,研究者對該物種的採樣範圍逐漸向南延伸,其分布範圍也一路南擴,超過了南緯69°,目前,南極圈裡只發現了這一種原生的昆蟲[3]。
南極蠓能生存於南極,是因為其體內的血淋巴主要成分為赤蘚糖醇、葡萄糖和海藻糖,這降低了其體內冰點,且其可自適應環境讓自己能在極寒環境下進入脫水狀態,這進一步降低了體內冰點,加上其大部分時間生存於冰雪下土壤的保溫環境中,使其耐旱能力較強[3]。202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該昆蟲具有主動滯育與被動冬眠兩種休眠狀態,這進一步有利於其生存[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