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陽話
河南南阳的中原官话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陽話是河南省南陽地區的方言,屬於中原官話南魯片,南部與西南官話湖廣片鄂北小片相鄰。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1月17日) |
由於南陽地大人多,各縣之間方言也有小小差異。雖然和普通話的差異性不大,但中老年人很難再學會標準的普通話。
使用人口
包括現在南陽地區的1100萬人口,及周邊縣市的部分地區,估計總的使用人口在1500萬人左右。
語法
基本上與普通話近似。但有較多的語氣助詞。如「有沒有幹什麼?」通常答為「木有住哩!」、「冇啊!」。
一般對話以短句為主,長句較少見。存在不少單字句、兩三字句,比較典型的如「zhuá li?」(有什麼事嗎?)。
發音
南陽話與普通話相比,發音方面較突出的特點是:三聲上聲字(如「馬」)發音無明顯轉折現象,趨近一聲陰平,但調位比一聲字(如「媽」)稍高。另外,一聲陰平字(如「媽」)的南陽話發音調位,相較普通話偏低。
和很多北方方言類似,兒化現象也很普遍。如:盆兒、罐兒。
聲母 j, q, x 在南陽話中很多時候趨近於 z, c, s,能夠區分尖音團音,如: jing → zing(如「妖精」的「精」), jin → zin(如「浸濕」的「浸」);
qing → cing(如「蜻蜓」的「蜻」), qin → cin(如「親戚」的「親」);
xing → sing(如「星星」的「星」), xin → sin(如「相信」的「信」)。
另外, ji → ㄗ丨(如「擠眉弄眼」的「擠」), xi → ㄙ丨(如「媳婦」的「媳」) 註:漢語拼音方案中的 zi、si 分別代表 ㄗ、ㄙ(無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而此處表示這兩個聲母和韻母相拼的音節,因此這裡使用注音符號表示,避免誤解。
南陽話與普通話對比
下面列表為南陽話中所包含的部分詞彙(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其他區也有的方言詞彙)與普通話標準文字的比較。其中會有較多的南陽話口語無法用文字表示,只能同同音字表示。
參考資料
- “这货清是叨里美”——探趣南阳方言. [202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3).
- 南陽方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