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爾洛·拉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爾洛·拉蒂(義大利語:Carlo Ratti,1971年1月7日—)是義大利建築師、工程師、發明家、教育家和活動家。他出生於義大利都靈,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Senseable City Lab的負責人。此外,他還是國際設計和創新工作室CRA-Carlo Ratti Associati(CRA)的創始合伙人。CRA於2004年在義大利都靈成立,目前在美國紐約市設有分公司。Ratti被Fast Company評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設計師」之一[1],並被《連線》雜誌列為「將改變世界的50人」之一。[2]
拉蒂被列入Esquire雜誌的「Best and Brightest」[3]以及Thames&Hudson選擇的「60位將塑造創造性未來的發明家」名單中。[4]Blueprint雜誌將他列為「將改變建築與設計的25個人之一」;[5]福布斯將他列為」你需要知道的名字「之一。[6]
Remove ads
早期經歷和教育
拉蒂畢業於法國巴黎的國立橋路學校和義大利的都靈理工大學。之後,他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馬丁中心的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年,他作為富布賴特研究員移居麻省理工學院,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與Hiroshi Ishii合作。
觀點
2011年,拉蒂在長灘的TED演講中闡述了「能感知並互動的建築」的概念[7]。據其觀點,數位技術正在變得網絡化和單元化,改變了人類與建成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仿如城市、建築物和物體開始與人們交談[8]。與倫敦皇家藝術學院2011/2012建築系列講座系列[9]的建築師彼得·庫克的討論中,拉蒂稱他的觀點來自於米開朗基羅的名言「為什麼你不跟我說話」,其歷史追溯到巴洛克和新藝術運動時期。
拉蒂的研究集中在城市的建築環境方面。對新型傳感器和手持電子設備的使用已經改變了人們描述和理解城市的方式,而他的項目則恰好相反,利用從傳感器收集的數據來創造嶄新的環境。他還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個研究中心,作為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城市未來交通」計劃的一部分。[10]
拉蒂一直推崇智能城市的建立,但在一篇聯名發表在《科學美國人》雜誌的文章[11]中,他反對了智能城市領域普遍存在的純技術派觀點,強調了城市技術的「人性化面孔」,以及其在促進社會自下而上賦權方面的潛力。
Remove ads
建築及設計
拉蒂的設計將數字領域和物質領域聯繫起來。CRA設計的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數字水展館通過令水流分開來讓遊客通過,以此與遊客互動。 他的Literary Fluid建築被時代雜誌視為「年度最佳發明」之一[12]。米蘭Piazza della Scala中心的楚薩迪時裝屋擴建項目(為CRA所設計)中,由植物學家Patrick Blanc設計的綠色垂直天篷懸掛在水晶盒上,促進了內外人們的互動。[13]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的提案中,拉蒂將一個地標建築變成了一朵互動藝術的「雲」。
一些設計項目依賴於數據可視化。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實時羅馬項目」占據了整個展館,它可以通過手機數據繪製城市的實時動態。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紐約談話交流會上,拉蒂與薩斯基雅·薩森一同進一步探討了全球交互流。麻省理工學院Senseable City Lab實驗室的幾個項目被列入Fast Company的「2011年最佳信息圖表」[14]。數據分析和可視化項目還啟發紐約時報的一個社論對頁版重新設計了美國的地圖。[15]
在2013年米蘭設計周期間(「Salone del Mobile」),CRA嘗試產品設計領域,為義大利家具製造商Cassina設計了一個名為「Our Universe」的項目。 在同一地點,另一個名為「Makr Shakr」的項目通過簡單的飲料製作過程探索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及其對創意和設計的影響。Ratti策劃了「未來食品區」 - 米蘭2015年世博會的主題館之一。 2017年,CRA加入由開發商Lendlease領導的團隊,贏得了將米蘭2015年世博會園區轉變為一個專注於科學和創新的區域(MIND-米蘭創新區)的國際競賽。
教學及社會活動
拉蒂曾在都靈理工大學、國立橋路學校、哈佛大學、Strelka Institute以及麻省理工學院任教。200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的「城市信息視頻」課程奠定了Senseable City Lab的概念核心。[16]2011年,拉蒂成為寶馬古根海姆實驗室柏林辦事處的實驗室團隊成員、策展人。此外,他還是莫斯科Strelka媒體、建築和設計研究所的項目主管。
他與哲學家翁貝托·埃可和馬爾科·聖安布羅吉奧一起發起了義大利高校改革,該項目促成了Collegio di Milano以及其他一些機構的創立。他參與了幾項公民倡議,其中最著名的是對義大利的工業建築遺產保護的倡議。[17]
2007年6月,義大利文化和旅遊部長弗蘭西斯科·魯特利選擇拉蒂擔任義大利設計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包括25名義大利設計界領袖[18]。自2009年以來,他一直擔任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代表,目前擔任全球城市和城市化未來理事會的聯合主席。[19] 在2015年至2018年間,他還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城市創新特別顧問。
Remove ads
科學貢獻及著作
拉蒂撰寫了500多份出版物[20],其中最為有名的是他與約瑟夫·格里馬合著的一本關於Opensource Architecture的書籍(後來由Thames&Hudson[21]出版英文版本),以及與Matthew Claudel一起為耶魯大學出版社撰寫的論文「明日之城」。[22]
在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的論文[23]中,他對城市分析技術空間句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在Seed Magazine的沙龍中,拉蒂與數學家史蒂芬·斯特羅伽茨一起展開了討論。[24]此外,拉蒂經常在國際媒體上撰寫社論和文章。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