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洛斯·富恩特斯

墨西哥作家(1928—201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洛斯·富恩特斯
Remove ads

卡洛斯·富恩特斯·馬西亞斯(西班牙語:Carlos Fuentes Macías,1928年11月11日—2012年5月15日),墨西哥文學家、評論家[1]和外交官,與加西亞·馬爾克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胡里奧·科塔薩爾並稱為「拉美文學爆炸四主將」[2][3]

快速預覽 最為傑出的(英語:The_Most_Excellent) 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 出生 ...
文學
Thumb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1928年11月11日,富恩特斯出生於巴拿馬城,自幼便隨外交官父親在美國智利巴西等國的首都輾轉居住,之後回到墨西哥攻讀法學。大學畢業後,富恩特斯進入外交部門,並在1975年擔任墨西哥駐法國大使。在工作之餘,富恩特斯也會進行文學創作。早在1954年,他便發表短篇小說集《戴假面具的日子》;4年後,他發表成名作《最明淨的地區》,這部長篇小說描繪了20世紀初中期墨西哥城內各階層的社會生活,諷刺了每況愈下的社會風氣,被認為是20世紀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之一。1962年,富恩特斯的代表作《阿爾特米奧·克魯斯之死》出版,該書通過虛構的報業大亨回憶,刻畫了墨西哥變幻的政治形勢。[1][4]

富恩特斯的作品以批判社會現實而著稱,曾獲得加列戈斯小說獎(1977年)、塞萬提斯文學獎(1987年)、阿斯圖里亞斯親王文學獎(1994年)等西語世界的重要文學獎項,並於199年獲得墨西哥的最高榮譽貝利薩里奧·多明格斯獎英語Belisario_Domínguez_Medal_of_Honor[5]。他的的作品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拉美文學,在富恩特斯於2012年逝世後,他被譽為「西班牙語世界最受尊敬的作家」[6]、「墨西哥最著名的小說家」[7][4]

Remove ads

生平

1928年11月11日,富恩特斯出生於巴拿馬,父親是一名墨西哥外交官,童年時期隨家人在多個國家生活。16歲時回到墨西哥。1950年,他畢業於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法律系,後赴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學院留學深造。他曾與人共同創辦過一本文學雜誌。

1975年,富恩特斯出任墨西哥駐法國大使。1977年,他因反對任命墨前總統迪亞斯·奧爾達斯為駐西班牙大使而辭職。他還曾在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任教。[8]

富恩特斯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對西方古代和現代文明有較深了解,對拉丁美洲落後的原因也有較深刻的探究。他的作品常聚焦政治,尤其是墨西哥政治,表現出對拉美落後現狀的憂慮。他對電影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參與了多部劇本創作。

2012年5月15日,富恩特斯因胃潰瘍引發的併發症在墨西哥城當地一家醫院逝世,享年83歲,遺體安葬於巴黎蒙帕納斯公墓

富恩特斯去世後,社會各界紛紛緬懷這位文學巨匠。他的最後一部小說《Federico en su balcón》於同年出版。墨西哥還設立了「卡洛斯·富恩特斯國際文學創作獎」,以紀念他的文學貢獻。

Remove ads

創作

富恩特斯自幼對文學產生濃厚興趣,並展現出其才華。12歲時,他便開始創作短篇小說,並在大學的雜誌上發表。

1954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集《戴面具的日子(Los días enmascarados)》,在文壇初露鋒芒。

1959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最明淨的地區(La región más transparente)》使他一舉成名。

1962年,他發表的《阿爾特米奧·克羅斯之死(La muerte de Artemio Cruz)》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文學聲譽。

富恩特斯的其他重要作品還包括長篇小說克里斯托巴爾·諾納托》(1987年)、小說《美國佬》(1985年)、長篇歷史小說《戰役》(1990年)、短篇小說集《康斯坦西婭和其他幾篇處女小說》(1990年)、《被埋葬的鏡子》(1992年)、長篇小說《與勞拉·迪亞斯共度的歲月》(1999年)及小說自選集《墨西哥的五個太陽》(2000年)等。

富恩特斯是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之後,墨西哥最著名的文學家,也是當代西班牙語文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超過60部作品。

Remove ads

作品

  • Los días emmascarados (1954)
  • Las Buenas Conciencias (1959)
  • La región más transparente, Where the Air Is Clear (1959)
  • La muerte de Artemio Cruz, The Death of Artemio Cruz (1962)
  • Aura (1962) (see Aura (Fuentes))
  • La nueva novela hispanoamericana (1969)
  • Zona sagrada, Holy Place (1967)
  • Cambio de piel, A Change of Skin (1967)
  • Cumpleaños (Birthday) (1969)
  • El tuerto es rey (1971)
  • Diana o la cazadora solitaria, Diana, The Goddess Who Hunts Alone (1972)
  • Terra Nostra (1975)
  • Una familia lejana (Distant Relations) (1980)
  • Agua quemada (Burnt Water) (1981)
  • Orquídeas a la luz de la luna (1982)
  • Gringo viejo (The Old Gringo) (1985)
  • Cristóbal Nonato (Christopher Unborn) (1987)
  • Ceremonias del alba (1991)
  • El naranjo (The Orange Tree) (1993)
  • La frontera de cristal (translated by Fuentes' friend and long-time translator Alfred MacAdam as The Crystal Frontier, sometimes translated as The Glass Border - (1995)
  • "New Time for Mexico"(1996)
  • Los años con Laura Díaz (The Years with Laura Díaz) (1999)
  • En esto creo (2002)
  • Contra Bush (2004)
  • Todas las Familias Felices (2006), ISBN 987-04-0557-6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