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達爾·亞諾什

前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达尔·亚诺什
Remove ads

卡達爾·亞諾什匈牙利語Kádár János匈牙利語發音:[ˈkaːdaːr ˈjaːnoʃ];1912年5月26日—1989年7月6日),原名齊爾毛奈克·亞諾什匈牙利語Csermanek János),是一位匈牙利政治家。1956年—1988年,一直擔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一書記,兩度出任部長會議主席。他執政時,推行「古拉什共產主義」政策。

快速預覽 卡達爾·亞諾什 Kádár János, 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一書記 ...
Remove ads

生平

童年

卡達爾生於奧匈帝國的亞得里亞海濱小鎮阜姆。他的母親是一位從農村來此當女僕的齊爾毛奈克·波爾芭拉,父親克雷京格爾·亞諾什是一位士兵。克雷京格爾的父母輕視貧窮的波爾芭拉,便將這對情人強行拆散,並給克雷京格爾另找門當戶對的親家。[參 1]波爾芭拉已經有了孩子,她讓他隨母姓。因為人們都不願意要已經有了孩子的女僕,她只得將他托給他人撫養。[參 1]就這樣,出生不久的亞諾什便被送到一個景色美麗,但極其貧困的村子[注 1]紹莫吉州考波伊村。[參 1]考波伊村不遠的一個更小的村子就住著他的生父。卡達爾因為他的生父拋棄他們母子,而對他懷恨在心,稱「這既不能彌補,也不能挽救」。 [參 2]

少年卡達爾由一位被他稱作「山多爾叔叔」的新教徒撫養,他雖然貧窮,但是十分疼愛齊爾毛奈克。齊爾毛奈克的農村生活非常艱辛,剛會走路便要幫家裡幹活。這些都對後來的卡達爾影響深遠。[參 2]6歲時卡達爾被生母接回布達佩斯,但是他依然與「山多爾叔叔」保持聯絡,在上學時,每到夏天他就要回到農村賺學費,並總是想方設法攢錢給「山多爾叔叔」送去,「山多爾叔叔」因此而自豪。[參 2]

卡達爾母親在布達佩斯當洗衣工人、送報人和門房助手,這些職業在當時看來都很低賤。波爾芭拉既要做繁重的工作、又要忍受房主粗暴的對待。卡達爾可以做重工,但不能受屈辱,這些社會最底層的生活形成了他往後倔強又孤僻的性格。[參 2]

卡達爾與他母親經常有些小摩擦,這些部分源於他母親的怪癖性格,也有一些源於他與她的長期分居,但主要源於宗教原因。「山多爾叔叔」對宗教不敏感,但波爾芭拉對宗教十分虔誠,並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讓卡達爾相信上帝存在。[注 2][參 3]儘管如此,卡達爾和母親都深愛對方。他們一直都住在一起。當卡達爾成為國家領導人後,他不論多晚回家,母親都會等著他,耐心等他吃夜宵。母親不到他就寢,就不躺下(身爲國家領導人的卡達爾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參 3]

Remove ads

與共產主義的接觸

雖然家裡貧窮,買書機會很少,但是卡達爾總是想方設法借書看,而且經常看到很晚,而他凌晨5點就要去工作。[參 4]16歲時,卡達爾偶然獲得了匈牙利語版的《反杜林論》,內文術語連篇,亞諾什也只有高小文化,但他還是被這本書所吸引,並且用了8個月的時間去專心研究它。其間無論別人如何干擾,都無法打攪他;他讀了它無數遍,以至於別人都認為他有點精神失常。後來的卡達爾認為這本書讓他「從那以後,我對生活的看法同過去不一樣了。」[參 4]

高小畢業後,卡達爾開始學習修理打字機。為了避免學徒和自己競爭,師傅並不十分認真地教學徒,只是將他們視為幾個不花錢的幫工而已;卡達爾的二年學徒期間有一年半用來掃車間和搬東西;而只學了半年技術。第三年師傅就讓他維修打字機。為了取得顧客信任,師傅讓他自稱是輔助工,但因為對師傅的粗暴對待[注 3]感到不滿,他不久便失業了。[參 5]為維持生計,他給地毯批發商當起了貨棧工。

1930年8月1日,布達佩斯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抗議工廠主的虐待。工作中的卡達爾也參與了罷工,開始由於警方的阻攔,他未能到達遊行現場。後來他在多布街街角上加入了遊行回來的遊行隊伍。途中遇到了一名還在託運蘇打水的馬夫,一名遊行工人上去責問他為何還在工作,而馬夫用馬鞭抽了那個工人,憤怒的工人便一擁而上,一場混戰隨即發生,亞諾什在這場混戰中被打得昏了過去。[參 6]最後1名工人被打死,70名示威人員受傷,幾百人被捕。

獲得《反杜林論》和參與工人運動都對亞諾什產生深遠影響,而這兩件偶然事件也是讓他參與共產主義的其中兩個原因。[參 6]

地下活動

1931年正是大蕭條達到高峰的一年,眾多工人失業,農民流離失所。卡達爾也失業了,他天天到職業介紹所消遣時間。當時職業介紹所並非只是職工們發牢騷的場所,也是諸多政黨的宣傳處。[參 6]而這個環境也讓他與共產主義逐漸拉近關係。9月,卡達爾遇到了一位五年未見的故交。那位故交已經成為了匈牙利共產主義青年聯盟的成員,並邀請正處在失業折磨中的卡達爾加入。一個星期四的下午,在一座普通住宅內,只有3個人的共產主義青年聯盟某支部正式接收卡達爾,並讓他化名鮑爾諾。他們讓亞諾什進一步了解共產主義,並告訴他要做好進監獄的準備。卡達爾對此表示無所謂,他只是害怕挨他母親的罵。[參 7]

11月9日,卡達爾第一次進監獄。然而因為警方未獲得任何口供,3個月後就把他放了。這時正是霍爾蒂法西斯統治時期,法西斯主義者非常痛恨共產黨,並通過大屠殺、嚴刑拷打等來迫害共產黨人。[參 8]1932年,因為一名間諜打入黨內任書記處書記和中央委員會委員,黨內不少高層領導人都遭到逮捕,很多年輕黨員接替了他們的位置。卡達爾在該年2月成為區委委員,在幾個月後又成為了匈牙利共產主義青年工人聯盟中央委員會書記,並自動轉為匈牙利國共產黨黨員。[參 7]但是他也將一名受人尊敬,熟悉但有嫌疑的領導人打出黨外,這也讓後來他非常內疚。[參 9]

這時候黨內由於「左派幼稚病」的影響,對黨員要求生活上的禁慾;卡達爾認為這將使本身就無物質享受的無產階級離共產黨而去。而「左派幼稚病」也使得共產黨遠離人民,發展停滯,少有人加入了。[參 9]而卡達爾也認為「這是對革命活動的犯罪」,他設法讓共產黨員認識到人民是無法排斥的,而應該和他們一起生活,勞動,取得成就。[參 9]

1933年,卡達爾又一次遭到逮捕,在探監時,他的母親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並央求他不要再參加革命了。但他並沒有放下革命。釋放後,他在一家雨傘廠工作,為了更好的掩護自己,他正是啟用卡達爾的化名直到終生。[參 9]

後來卡達爾再遭逮捕。獄中他見到了曾領導匈牙利蘇維埃政權的拉科西·馬加什,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共產主義領導人。這讓他更加了解無產階級專政的性質。[參 10]釋放後,卡達爾又回到了雨傘廠,儘管罪犯都是要剃頭髮的,但是廠主依然僱傭了他,他成為了公開的共產黨「地下黨員」。他除了從事地下工作外,與普通員工無任何區別。但隨後形勢變得嚴峻起來,開始加大逮捕共產黨員的力度,他被迫轉入地下。[參 10]

在轉入地下後,他依然見到過自己的母親波爾芭拉,但由於上級指示不能接觸任何熟人,他也無法與他的母親打招呼。另一方面,因為波爾芭拉患有高度近視,且卡達爾在轉入地下後改變自己原有的工人穿著,改穿西裝革履,並蓄起了很長的鬍子,她也未能認出他來。[參 10]

那時因匈牙利共產黨的高層領導人全部被害,卡達爾繼任匈牙利共產黨總書記,為了安全,他只與8個黨員保持聯絡。並整頓領導了被法西斯嚴重破壞的黨組織。[參 8]1943年,匈牙利共產黨曾改名和平黨,卡達爾表示反對,他希望改名為「匈牙利工農黨」,但未被其他人接受。在1944年秋,他將黨名改回匈牙利共產黨。[參 8]

1944年6月,因為蘇軍抵達匈牙利邊境,匈共決定派卡達爾越過封鎖線,與蘇軍和流亡蘇聯的匈共人士接觸,協調計劃。卡達爾想要在狄托的游擊隊的領導下找到蘇軍,因此決定取道南斯拉夫,但在邊境被捕。[參 11]卡達爾咬定自己叫盧普塔克,是一名因厭戰而逃跑的士兵,在審訊時,為了演得像一點軍人,在每次回話時都要使勁合攏腳跟,把軍靴敲得啪啪響,結果法官認為他就是軍人。但是卡達爾既不想被判死刑,又不願無罪釋放(這樣的話就要被弄到臨時拘留所待一會,他在那裡熟人很多),最後他被判有期徒刑兩年,被押至宗蒂街軍牢。在獄中,他讓認識他筆跡的人寫一封信,送往黨組織那裡,匈牙利共產黨知道此事,立即花重金聘請律師救出卡達爾。[參 11]

1944年11月,卡達爾從獄中逃回布達佩斯。這時二戰的戰局發生改變,德軍節節敗退,蘇軍開始圍攻匈牙利,勝利在望。卡達爾和匈共其他領導人在炮火中再堅持一年後,終於迎來勝利。[參 11]

Remove ads

拉科西的迫害與不滿

二戰過後,匈牙利推翻霍爾蒂的統治,國內的抗德勢力組成了聯合政府,在戰後的3年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匈共也藉此擴大他們的影響,黨員的數量激增。1948年,匈共大選獲勝,正式上台執政,卡達爾當選副總書記。但這並不意味著卡達爾的好日子就要到來。那時冷戰的陰霾也籠罩在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上空,匈共開始左右鬥爭,由於領導人的錯誤政策,這場鬥爭更是波及全黨,諸多無辜黨員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黨內人人自危。

1949年6月,卡達爾過去的戰友和領導,匈共政治局委員拉伊克·拉斯洛因叛國罪被捕。[參 12]而共產黨書記,共和國的各個部長和政治局委員也指稱拉伊克「是美國的代理人,為警察工作的告密者,法西斯分子,要搞政變,殺害黨的高層領導人。」[參 12]卡達爾對供詞表示懷疑,指出其中的漏洞向時任匈共總書記的拉科西·馬加什質疑,但是拉科西並沒有填補這些漏洞,而是稱「細節問題並不重要,問題的本質就是,拉伊克有罪。」[參 12]最終拉伊克因被判叛國而遭到處決,和他有關係的人也同樣受到牽連,作為戰友和下屬的卡達爾也不例外。拉科西多次影射:「卡達爾也不是無辜的。」但是卡達爾沒有絲毫的害怕或緊張的心理,而是照常工作和生活。[參 12]最終在1951年9月,卡達爾因為「拉斯洛事件」而遭到逮捕。[參 8]

在逼供時,警探日以繼夜地陪伴在他的左右,不給他任何自由活動的機會。而卡達爾也絲絲抱定「絕不招供任何人」這一點。不久,他就因叛國罪被判無期徒刑。[參 13]他被關押在宗蒂街監獄——從前,他曾作為逃兵盧普塔克被押往這裡。這次監禁是他第8次,也是他最後一次,但是最讓他感到痛苦的一次監禁。他的人格被侮辱,信仰被褻瀆,黨的原則被踐踏。這些讓他受不了,想跟拉伊克一樣槍決,但他也在等待著平反昭雪的機會。[參 13]在監獄中他待了3年半,被斷絕了任何聯繫。3年半後在納吉·伊姆雷的主持下卡達爾獲釋。出獄時,卡達爾42歲,正值壯年時期的他,看起來卻衰老很多,看起來至少老了10歲。但是,除他之外,還有許多黨員幹部被監禁,冤案還在繼續。[參 13]

不久,拉科西便會見了卡達爾,並稱很高興見到他。但是卡達爾並不高興見到這樣一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總書記的。他高興的是,他還活著,他的名譽被恢復了。[參 13]

但是此時的匈牙利情況並不明朗。階級鬥爭還在擴大。在經濟上,因為工業政策的失誤,工農業比例失調,兩極分化嚴重。基層人民生活貧窮,缺少日常生活用品。而高層領導人高高在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高指標。[參 14]

卡達爾先任布達佩斯第十三區黨支部書記,找他的人絡繹不絕,對現任的高層領導保持不滿。拉科西畏懼卡達爾的威望;不久,便任命他為布達佩斯州黨委第一書記,利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架空他;再將沒什麼威信,缺乏經驗的年輕人放在領導的最高層,這樣的話便無人威脅他的位置了。這樣,匈共便成為了拉科西的天下。[參 14]但是拉科西一再在政策上失誤,讓知識分子和年輕人開始抱怨,工人農民更是牢騷滿腹,全國的緊張氣氛一觸即發。迫於人們的壓力,中央政治局解除了拉科西的第一書記和政治局委員的職務,並補選卡達爾為政治局委員。但是這次會議依然任命拉科西集團的格羅·艾爾諾為第一書記,他延續了拉科西的政策;匈牙利依然是拉科西集團的天下。[參 14]

Remove ads

1956年革命

1956年10月23日,工人學生和市民為了反抗拉科西集團的統治,在布達佩斯開始了一起遊行示威活動,並穿過市內的各條主要大街,聚集在裴多菲廣場上。他們呼籲要納吉·伊姆雷上台,殺死迫害多人的拉科西及其集團,並要求駐紮在匈牙利的蘇軍離開匈牙利。[參 15]幾個小時後示威者與國家保安部隊發生衝突,展開械鬥;幾名保安人員被殺,6輛汽車被燒毀;警察局、電話中心和《自由人民報》編輯部等重要機關大樓被毀,而城市的其他地方也處在一片混亂之中。[參 15]遊行示威人員衝擊了市委辦公大樓,市委書記和警衛人員被殺。他們認為監獄裡的犯人都是拉科西集團的受害者,因此他們打開監獄,釋放那些犯人;其中包括扒手、強盜等刑事犯,共計9000名刑事犯和4000名政治犯被釋放,並且得到了武器;這些人的釋放也加大了匈牙利革命的混亂程度。這件事震驚了全世界。[參 16]

24日,中央政治局改組,納吉上台出任部長會議主席(總理),他支持匈牙利革命。但是時任第一書記的格羅為了平息這場遊行示威,邀請蘇聯坦克部隊協助鎮壓;但示威人員本來不滿於蘇聯軍隊,這麼做無疑是火上澆油;一些警察也加入了遊行者的隊伍中,和他們一起對抗國安部隊和蘇聯坦克部隊,這樣,一場更大的武裝衝突便在首都打響。[參 15]

迫於形勢,格羅在10月25日辭去第一書記,卡達爾接任他的職務。而「卡達爾時代」也就此到來。卡達爾認為,1956年匈牙利革命的大部分參加者最開始都懷著「崇高的目的」而去遊行示威,但由於混於其中的「反革命分子」插手,這次遊行示威就轉變為了「反人民民主國家政權」的「武裝進攻」。他認為恢復秩序是當務之急,為此必須「毫不延誤」地解決各種問題。並在31日解散匈牙利勞動人民黨,建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以「永遠徹底地與過去的罪惡決裂」。[參 16]11月1日,卡達爾突然消失前往莫斯科。11月4日,以卡達爾為首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成立,政府共有8名成員,並邀請蘇聯軍隊協助恢復國內秩序。[參 16]並提出了著名的「15點綱領」:

  1. 保衛匈牙利的獨立與主權
  2. 保衛人民民主社會主義,不讓其受到任何傷害
  3. 停止內戰,恢復秩序
  4. 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平等,沒有其他國家干涉的情況下建立良好關係
  5. 與所有國家友好合作,不論那個國家採用什麼政體
  6. 快速,並在本質上恢復匈牙利所有國民的生活水平
  7. 修改五年計劃,允許在生活水平上提高標準
  8. 為了工人的利益,消除政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讓政府更加民主
  9. 在增加民主的基礎上,各個工廠企事業單位必須由工人管理
  10. 發展農業,廢除強制將農產品上繳給國家的制度,並允許援助個體農民
  11. 保證在現有行政機關與革命委員會內的民主選舉制度
  12. 支持手工業零售業的發展
  13. 進一步將匈牙利文化中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14. 匈牙利革命工農政府為了人民的利益,邀請紅軍幫助我們國家打倒反動派,恢復匈牙利的秩序,並讓匈牙利恢復平靜
  15. 與華約軍隊談判,讓這些外國軍隊在衝突過後撤出匈牙利

11月中,這起衝突才停止,而布達佩斯城內一片混亂,滿目瘡痍,交通停滯,宵禁施行。這起衝突給國家帶來30億福林的直接損失,又因生產停滯而造成200億福林的間接損失。而中央工人委員會(示威方)聲稱將在12月11日舉行新的罷工運動。[參 17]卡達爾開始與中央工人委員會,其他各種名目的革命委員會談判;但由於談判失敗,卡達爾宣布取締這些罷工組織和其他名稱類似的組織,並解散中央工人委員會和其他的地方工人委員會;逮捕中央工人委員會的領導人,反對派知識分子的帶頭人和總理納吉·伊姆雷。[參 17]而這些舉措也讓人恐懼,讓人認為雖然舊的拉科西集團已被粉碎,但新的拉科西時代就要到來。[參 17]

Remove ads

卡達爾時代

卡達爾的領導班子當中,不僅有支持卡達爾,反對拉科西和納吉的成員,也有過去曾支持拉科西或納吉的人。他們在黨內展開激烈的大辯論,目的就是為了調整他們的路線。[參 17]在卡達爾執政後,他結束了拉科西時代的階級鬥爭,並為冤假錯案平反。他認為只要共產黨奪權,社會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隨之消失,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也可以調解,現在的任務就是進行經濟建設。並在1956年匈牙利革命過後這一極其困難的時期時,提高知識分子的待遇。並讓一些宗教人士擔任一些領導職務。[參 18]

在安定後,國家恢復得很快,1957年的國民收入比1955年提高了14%,隨著經濟的復甦,人民也漸漸擁護卡達爾。在該年5月1日,近50萬人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聽取卡達爾的講話。[參 18]而匈牙利人與蘇聯的關係也有所緩和,1958年,當赫魯雪夫在卡達爾的陪同下訪問多瑙新城時,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參 18]在1962年,卡達爾宣布釋放大批政治犯,並赦免1956年10月以後離開匈牙利的人,這些措施也進一步平復了1956年匈牙利革命留下的創傷。[參 19]

卡達爾上台便稱,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任務,為此,他也花了不少心思。他放慢了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力抓農業,給農業社更大自主權;增加消費品生產;根據經濟綜合平衡和國內外需要,逐步調整工業結構和價格制度;消除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並逐步完善現存經濟體制,使其更加合理,經濟發展更快。[參 19]這些改革成效顯著,從1960年到1980年,匈牙利國民實際收入增長215%,1/2的農產品出口國外,人均住房21平米,平均9人一輛車,其經濟表現經常是東歐共產國家中僅次於東德的亞軍。匈牙利被譽為東歐「消費者的天堂」,居民生活水平居社會主義國家前列。[參 19]

卡達爾也積極發展匈牙利的對外關係,從20世紀70年代起,卡達爾先後出訪了多個社會主義國家,赴芬蘭簽署《赫爾辛基協議》,與教宗進行會談,讓美國交還匈牙利國王聖伊什特萬王冠[參 19]

據稱,卡達爾為官清廉,平易近人,所謂的宅邸只是跟普通百姓沒什麼兩樣,由鐵柵欄圍起來的三間平房,裡面擺滿了書。既沒有警衛,也沒有秘書,只有既看管著門,又收拾花木的僕人。且親屬也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的性格開朗和和藹可親也是他受到擁戴的原因,讓他在匈牙利平民之間有了「卡達爾大叔」的暱稱。[參 20]

Remove ads

晚年與爭議

自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原料和燃料價格暴漲,重創了所有國家,匈牙利也不例外。卡達爾這時的「漸進」與「穩健」政策也變得裹足不前,再加上政策失誤,匈牙利債台高築,人們的實際收入也有所下降;這起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參 20]1987年9月27日,150多名著名知識分子在洛基泰萊克鎮進行討論,決議認為「匈牙利正處於有崩潰危險的經濟危機中」。在這次會議後,各個政治團體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批評匈黨歷史,現行政策和社會主義制度。1987年更有一封公開信要求卡達爾下台。[參 21]

1988年,匈牙利政治紛爭更加劇烈,卡達爾下台的呼聲也越來越大。但他依然稱在困難時刻絕不下台。然而事不由人,總理格羅斯·卡羅伊在倫敦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稱,卡達爾這32年對匈牙利人民做出傑出貢獻,但是現在成為了更激進改革的阻礙。[參 21]匈社工黨在5月召開秘密會議,選出新的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察委員會,並立即召開第一次全會,選出新的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其中原政治局的13人中有8人落選,原總書記卡達爾當選匈社工黨主席(虛職),原部長會議主席(總理)格羅斯當選總書記。這樣的人事變動受到了全世界各大媒體的關注;這一選舉結果受到了匈牙利人的歡迎。

1989年初,匈社工黨被迫重新評價1956年匈牙利革命波日高伊稱這起事件是人們反對獨裁專制的「人民起義」,而不能簡單稱為「反革命事件」;2月,格羅斯稱這起事件「既是人民起義,又有反革命參加。」;再之後,「反革命」等言辭漸漸不再被提及。5月8日,匈社工黨以卡達爾的病情為由,免除他的匈社工黨主席和中央委員職務。6月1日,匈社工黨為納吉平反,在蘇軍入侵的過程中起帶頭作用的卡達爾負主要責任。格羅斯稱他「給我們的人民造成了不可想像的道義、政治和經濟上的破壞;他應該為我們的巨額外債,國庫空虛和社會不滿等困難負責」。

Remove ads

逝世、後事與影響

Thumb
卡達爾之墓

1989年7月6日上午,卡達爾因癌症逝世。[參 22]匈社工黨中央、國民議會、共和國主席團和部長會議聯合發表訃告,最後給了卡達爾如下評價:「作風正派,生活儉樸,將畢生都獻給了黨和人民,是匈牙利傑出的領導人。」[參 22]在卡達爾靈堂前,人們排成了長長的隊伍,綿延幾里,很多人只是為了看他最後一面而從百里之外趕來。鮮花和花圈堆積如山,甚至讓政府派專車定期清理這些鮮花和花圈。[參 22]葬禮在14日下午舉行,很多人來參加,墓地公園被圍得水泄不通,全都是人。[參 22]

雖然是依靠蘇聯軍隊上台,但在20世紀末匈牙利各個媒體舉行的一次調查中,卡達爾依然在在匈牙利千年偉人中名列前茅。[參 23]

2007年5月2日,卡達爾的墓地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褻瀆和破壞。破壞者掀掉了墓碑,挖出了泥土,撬開了棺木;卡達爾包括頭骨在內的部分遺骸,以及與卡達爾合葬的妻子的骨灰盒被毀墓者盜走。時任匈牙利總理的久爾恰尼·費倫茨稱,對卡達爾墓地和遺骸的褻瀆是違法犯罪行為。並引起了匈牙利共產主義工人黨等黨派的深憂與強烈憤慨。[參 24][參 25]

著作

  • 《牢固的人民政權——獨立的匈牙利》
  • 《在社會主義道路上》
  • 《沿著列寧的道路繼續前進》
  • 《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
  • 《為了社會主義的匈牙利》等[參 8]

參見

注釋

  1. 因此,卡達爾稱其為「窮人窩」
  2. 譬如:波爾芭拉在聖誕節前夕打發齊爾毛奈克買麵包,自己偷偷布置聖誕樹,但因卡達爾受不了凜冽的寒風,提前回到家,看到母親布置聖誕樹,便當面指出,聖誕樹不是耶穌送來的,而是來自於農民的勞動。
  3. 這件事主要因為卡達爾穿了件破衣服上班,師傅責問他,說破衣服不符合輔助工的穿著,並說第二天會給他一件襯衫,他認為受到了侮辱,便無禮地回答他,並問師傅何時滿師,師傅一怒之下,就將他辭掉了。

參考文獻

  1. 《元首傳——歐洲卷3》,97頁
  2. 《元首傳——歐洲卷3》,98頁
  3. 《元首傳——歐洲卷3》,99頁
  4. 《元首傳——歐洲卷3》,100頁
  5. 《元首傳——歐洲卷3》,101頁
  6. 《元首傳——歐洲卷3》,102頁
  7. 《元首傳——歐洲卷3》,103頁
  8. 《元首傳——歐洲卷3》,104頁
  9. 《元首傳——歐洲卷3》,105頁
  10. 《元首傳——歐洲卷3》,106頁
  11. 《元首傳——歐洲卷3》,107頁
  12. 《元首傳——歐洲卷3》,108頁
  13. 《元首傳——歐洲卷3》,109頁
  14. 《元首傳——歐洲卷3》,96頁
  15. 《元首傳——歐洲卷3》,110頁
  16. 《元首傳——歐洲卷3》,111頁
  17. 《元首傳——歐洲卷3》,112頁
  18. 《元首傳——歐洲卷3》,113頁
  19. 《元首傳——歐洲卷3》,114頁
  20. 《元首傳——歐洲卷3》,115頁
  21. 《元首傳——歐洲卷3》,118頁
  22. 东欧前领导人及其后代 人民网. [2009-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3. 匈前领导人头骨被盗 北京青年报. [2009-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 劉寶恆. 元首传——欧洲卷3. 中國: 吉林大學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4年. ISBN 7-5601-2847-5.

延伸閱讀

  1. Gough, Roger, A Good Comrade: János Kádár, Communism and Hungary, I. B. Tauris, 2006年. ISBN = 9781845110581
  2. Granville, Johanna, "The First Domino: International Decision Making During the Hungarian Crisis of 1956",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 ISBN 1-58544-298-4
  3. Granville, Johanna. "Imre Nagy aka 'Volodya' - A Dent in the Martyr's Hal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no. 5 (Woodrow Wils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s, Washington, DC), Spring, 1995, 第28頁和第34至37頁.
  4. (A Good Comrade by Roger Goug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viewed by Johanna Granvill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12, no. 4, (2007): 1280.
  5. Tibor Fischer: In the Goulash (《蒂博爾·菲舍爾:土豆燒牛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泰晤士報》線上版 2006年12月6日
  6. András Mink: Kádár's Shadow Hungarian Quarterly VOLUME XLVIII * No. 187 * 2007年秋
  • Victor Sebestyen - Twelve Days - The Story of the 1956 Hungarian Revolution Vintage Books,2007年11月, 紐約
更多資訊 政黨職務, 官銜 ...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