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衛星號運載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卫星号运载火箭
Remove ads

衛星號運載火箭是由蘇聯火箭工程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R-7火箭家族洲際彈道導彈為基礎進行設計的運載火箭。1957年10月4日,它被用來執行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將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快速預覽 用途, 製造者 ...

衛星號運載火箭共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是用來發射斯普特尼克1號和後來的斯普特尼克2號的衛星號-PS(俄羅斯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索引編號8K71PS),另一個是原定於1958年4月執行任務但未能發射的衛星號(8A91),隨後又發射了1958年5月15日的斯普特尼克3號[1]

R-7火箭家族的後來成員飛行號運載火箭使用與衛星號運載火箭相同的構型,但使用上升號運載火箭的組件製造。由於兩型火箭的相似性,飛行號運載火箭有時也被稱為衛星號11A59。

Remove ads

技術諸元

  • 第一級:Block B, V, G, D (四個綁帶助推器)
    • 總重:43.00噸
    • 空重:3.40噸
    • 推力(真空):4×99000千克力=396噸力(3890千牛)
    • 比沖:306秒(3000牛頓秒/千克)
    • 燃燒時間:120秒
    • 比沖(海平面):250秒(2,450牛頓秒/千克)
    • 直徑:2.68米(8.8英尺)
    • 跨度:2.68米(8.8英尺)
    • 長度:19.2米(63英尺)(不含噴口)
    • 推進劑:液氧/煤油
    • 引擎:每個助推器一具RD-107-8D74PS,共四具
  • 第二級: Block A(芯級)
    • 總重:94.0噸
    • 空重:7.495噸
    • 推力(真空):99,000千克力(970千牛)
    • 比沖:308秒(3020N·s/千克)
    • 燃燒時間:310秒(5分10秒)
    • 比沖(海平面):241秒(2360牛頓秒/千克)
    • 直徑:2.95米(9.7英尺)
    • 跨度:2.95米(9.7英尺)
    • 長度:28米(92英尺)
    • 推進劑:液氧/煤油
    • 引擎:1具RD-108-8D75PS
  • 總重:267噸(534,000磅)
  • 總跨度:10.303米(33.80英尺)
  • 近地軌道載荷:500公斤
  • 總起飛推力:3890千牛
Thumb
Some R-7 variants
Remove ads

衛星號 8A91

衛星號8A91安裝了更強大的8D76和8D77引擎[2],增加了有效載荷容量,使其能夠發射比斯普特尼克1號和2號重量更大的衛星。衛星號8A91運載火箭於1958年發射了兩次。[3]在4月27日的第一次發射中,火箭由於沿X軸飛行期間意外發生的振動而導致發射失敗。 5月15日,它成功發射了斯普特尼克3號。[4][5]

衛星號8A91技術諸元

  • 第零級(綁帶助推器):四具衛星號8A91-0
    • 總重:43.00噸
    • 空重:3.400噸
    • 推力(真空):4×99000千克力=396噸力(3890千牛)
    • 比沖:310秒(3040牛頓秒/千克)
    • 燃燒時間:130秒(2分10秒)
    • 比沖(海平面):252秒(2470牛頓秒/千克)
    • 直徑:2.68米(8.8英尺)
    • 跨度:2.68米(8.8英尺)
    • 長度:19.2米(63英尺)(不含噴口)
    • 推進劑:液氧/煤油
    • 引擎:每個助推器一具RD-107-8D74PS,共四具
  • 第一級(芯級):一具衛星號8A91-1
    • 總重:95.00噸
    • 空重:7.10噸
    • 推力(真空):82000千克力(804千牛)
    • 比沖:315秒(3090牛頓秒/千克)
    • 燃燒時間:360秒(6分鐘)
    • 比沖(海平面):246秒(2410牛頓秒/千克)
    • 直徑:2.95米(9.7英尺)
    • 長度:28米(92英尺)
    • 推進劑:液氧/煤油
    • 引擎:1具RD-108-8D77
  • 箭體總重:269.3噸
  • 箭體總長:10.303米(33.80英尺)
  • 近地軌道有效載荷:1327公斤
  • 總起飛推力:3784千牛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