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各邦人類發展指數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下是印度一級行政區劃(邦、聯邦屬地與國家首都轄區)根據人類發展指數的排名表。主要數據來源為印度共和國政府國家規劃委員會2011年出版的《2011年國家人類發展報告》[參1],根據2007年至2008年份的數據整理。該報告未包含少數行政區2011年度的更新數據,在以下列表中仍然採用更早的數據。2000年11月初,恰蒂斯加爾邦、賈坎德邦與北安查爾邦分別從中央邦、比哈爾邦和北方邦分出,在2001年度《報告》中計入原行政區,在2011年度報告中單計。印度東北地區除阿薩姆邦以外的曼尼普爾邦、梅加拉亞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錫金邦、特里普拉邦、阿魯納恰爾邦七邦合計為「東北地區」,無單一邦份的數據。此外附有由各邦政府計劃部門統計的2001年、2005年最新數據,與國家報告的計算方式有所出入,僅供參考。
2017年數據

0.700 - 0.799
0.600 - 0.699
0.500 - 0.599
2018年的報告採用的是2017年的數據[參2]。
Remove ads
1981-2008一覽表
Remove ads
趨向分析
相較先前的印度《國家人類發展報告》與2008年最新的邦級政府統計報告,印度各行政區有明顯的提升:
- 國家統計報告1981年至2005年印度人類發展指數對比
-
《1981年國家人類發展報告》
(1981年數據) -
《1991年國家人類發展報告》
(1991年數據) -
《2001年國家人類發展報告》
(2001年數據) -
2008年邦級政府統計報告
(2005年數據) -
《2011年國家人類發展報告》
(2007年—2008年數據)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