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爆之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爆之圖
Remove ads

《原爆之圖》(日語:原爆の図)是日本和平主義畫家丸木位里日語丸木位里丸木俊日語丸木俊在1950-1982年期間所完成的一系列幅彩繪折疊畫板作品[1]。共有15張。這些畫板描繪了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以及20世紀其他核災難的情景。每個面板高1.8公尺x7.2公尺。[2] 目前畫作位於埼玉縣東松山市原爆之圖丸木美術館日語原爆の図丸木美術館展示。[3][4][5]

快速預覽 原爆之圖, 藝術家 ...

《原爆之圖》描繪了人們被原子彈爆炸所波及、備受折磨的情景;每幅畫都描繪戰爭在非人道、殘酷、絕望、以及轟炸平民的殘酷一面。畫中描繪的人物並不僅包括日本居民,還包括原子彈爆炸中受難或死亡的韓國人居民和美國戰俘。丸木夫婦試圖代表所有受影響的受害者,以使「和平」成為對全人類具有普遍重要性的理想目標。畫作使用傳統的日本黑白水墨畫,與原子彈併發的大火產生強烈的赤色形成鮮明對比,以此傳達明顯反戰和反核效果。[6]

這些畫板還描繪了1954年第五福龍丸在比基尼環礁上所發生的事故,丸木認為即使是在和平時期,也依然存在著核威脅的風險性。

Remove ads

作品列表

  • I 幽靈 (幽霊, Yūrei, 1950)
  • II 大火 (火, Hi, 1950)
  • III 水 (水, Mizu, 1950)
  • IV 虹 (虹, Niji, 1951)
  • V 少年與少女 (少年少女, Shōnen shōjo, 1951)
  • VI 原子沙漠 (原子野, Genshi-no, 1952)
  • VII 竹林 (竹やぶ, Takeyabu, 1954)
  • VIII 救出 (救出, Kyūshutsu, 1954)
  • IX 燒津 (焼津, Yaizu, 1955)
  • X 暑名 (暑名, Shomei, 1955)
  • XI 母子像 (母子像, Boshi-zō, 1959)
  • XII 燈籠水槽 (とうろう流し, ''Tōrō nagashi, 1969)
  • XIII 美國戰俘之死 (米兵捕虜の死, Beihei-horyo no shi, 1971)
  • XIV 烏鴉 (からす, Karasu, 1972)
  • XV 長崎 (長崎, Nagasaki, 1982)

每幅畫都附有藝術家為進一步解釋其視覺作品主題而寫的散文短詩。[7]

1967年,原爆之圖丸木美術館在日本埼玉縣東松山市成立,而第十五幅《長崎》目前則常設於長崎國際文化會館。在丸木美術館還可以看到丸木夫妻進一步以奧斯維辛集中營南京大屠殺沖繩島戰役水俁病為主題的畫作,以及他們合作創作的題為《地獄》的概要畫作。因繪製上述作品,丸木夫妻曾在1995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原爆之圖》也是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紀錄片《地獄火:廣島之旅》的主視覺。日本作曲家大木正夫日語大木正夫曾於1953年根據《原爆之圖》創作了他的第五交響曲《廣島》。[8]

Remove ads

圖片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