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氏鰓口文昌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氏鰓口文昌魚(學名:Branchiostoma belcheri),又名廈門文昌魚,為文昌魚科文昌魚屬下的一個種。現中國政府已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1]全身呈白色半透明且扁,頭尾皆尖,脊索貫穿頭尾。口幾乎位於中線上,圍鰓腔封閉,身體兩側都有鰓裂及生殖腺,腹側對稱且沿腹側直達圍鰓腔孔後,不與腹鰭相連。棲息於溫暖淺海域的底砂中,僅露出頭部以濾食。廈門的閩江口過去盛產為經濟性食用魚種,但因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污染,資源量已銳減,現中國政府已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2][3]
廣泛分布於東亞海域,從日本南部沿著中國海岸線,經台灣(含金門、馬祖)、菲律賓群島、東印度群島、印度、新加坡、泰國、香港,往東南到澳洲北部,以及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馬達加斯加、非洲東南部。台灣在2000年則在首次於北部的海底採獲。[2][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