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去中心化計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去中心化計算(英語:Decentralized computing)是把硬體和軟體資源分配到每個工作站或辦公室的計算模式。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是將主要功能交由遠端中央處理節點完成。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於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
一個去中心化的電腦系統與傳統的集中式網路相比有很多優點。桌上型電腦發展迅猛,它們的潛在的效能遠遠超過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式所需的效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電腦存在著剩餘的閒置計算能力。 去中心化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然而,它是否能提升整體效能依然值得商榷。
不像中心化電腦系統,去中心化系統中的每台電腦都要單獨更新軟體。去中心化電腦系統仍然支援檔案分享,並且所有電腦可以共享印表機、掃描器等外設以及光貓,使網路中的所有電腦都能一起用一個光貓上網。
去中心化電腦系統的集合是更大電腦網路的組成部分,由具有同等重要性和能力的本地站點連接在一起。這些系統能夠相互獨立執行。
Remove ads
起源
1979年,他構思了首個去中心化電腦系統的概念,稱為混合網路。它提供了一個匿名電子郵件通訊網路,通過一種協定實現了訊息認證的去中心化,該協定後來成為洋蔥路由的前身,也就是TOR瀏覽器的協定。通過這一匿名通訊網路的初步開發,大衛·喬姆把他的混合網路概念拿來設計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支付系統,並於1980年獲得專利。[1] 後來在1982年,他在博士論文《由互不信任的群體建立、維護和信任的電腦系統》中闡述了去中心化計算服務的必要性。[2] 喬姆在1982年提出了一個名為 Ecash 的電子支付系統。喬姆的公司DigiCash 從1990年到1998年實現了這個系統。Template:Secondary source needed
對等
基於「網格模型」的對等系統,或稱P2P系統,是在一些電腦上執行的應用程式的集合,它們相互遠端連接,以完成一項功能或任務。不存在從屬的衛星系統和主作業系統。這種軟體開發(和分發)的方法為開發者節省了巨大的成本,因為他們不必建立一個中央伺服器。一個例子是區域網路訊息傳送,它允許使用者在沒有中央伺服器的情況下進行通訊[3]。
若在一個對等網路中,沒有實體控制大量的網路節點,執行的開源軟體也不被任何實體控制,就被稱作去中心化的網路協定。這些網路不容易被傳統的法院管轄手段所關閉,因為這些協定在運作時沒有中央或總部管轄。網路根據原則和代碼執行。[4][需要較佳來源]在2010年代,出現了許多這樣的去中心化網路協定。到2021年初,使用最多的去中心化協定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和幣安區塊鏈,以及Uniswap、SushiSwap和Compound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定。[5]
檔案分享應用
關於去中心化計算最引人注目的爭論之一是Napster,一個音樂檔案分享應用程式,它允許使用者訪問一個巨大的檔案資料庫。唱片公司對Napster提起法律訴訟,指責該系統造成其唱片銷售的損失。Napster公司被發現其違反了著作權法,傳播未經許可的軟體,因此被關閉。[6]
在Napster公司倒閉後,人們要求建立一個不易受訴訟影響的檔案分享系統。於是Gnutella,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被開發出來[7]。這個系統允許使用者之間查詢和共享檔案,而不依賴中央目錄,這種分散性使網路免受與個別使用者行為有關的訴訟。
去中心化網路
Page '去中心化網路' not found
相關條目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