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阜陽雙古堆漢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阜陽雙古堆漢墓是中國安徽省阜陽市的一處西漢早期墓葬,地處七漁河東岸、阜陽師範大學西湖校區內[1]。1號墓葬屬於汝陰侯夏侯灶,封於公元前165年。在1977年的發掘中,發現了大量漢簡,內容有《詩經》與《楚辭》片斷、年表、異於傳世本的《易經》等。與馬王堆和郭店這兩處位於古楚國的墓葬一樣,雙古堆遺址的發掘為西漢早期的文化與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
發掘與鑑定



夏侯灶墓遺址被稱為雙古堆,位於安徽省阜陽市,於1977年7月在擴建阜陽機場時發現。[2]雙古堆位於阜陽市外約3km處,人們知道此處有古墓,但不能確定發掘工作有否計劃,還是臨時進行。[3]發掘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隊的兩名考古學家監督,發現了兩座墓,東面的1號墓有帶字文物。[2]寬4.1m的斜道通向一個南北長9.2m、東西寬7.65m的墓室,大約是1973年發現的馬王堆漢墓3號墓面積的一半。[4]
1號墓中發現的一些青銅器上記有墓主人女[汝]陰侯的名字。[3]汝陰侯是西漢初設立的新封爵,最早授予給夏侯嬰(?-172 BC)。考古學家確定該墓屬於夏侯嬰之子夏侯灶,也就是第二任汝陰侯。關於他的情況知之甚少,[5]可以確定卒於漢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6]
出土文物
雙古堆遺址有已知最早的式盤,是漢代廣泛使用的一種占卜器具。[7]這兩塊漆面星盤包含一個直徑9.5cm的可動圓盤,代表天球,裝在一個13.5×13.5cm的方形底座上,代表地面。[8]圓頂中心描繪著北斗七星,圓盤和底座邊緣都刻有助於占卜的星象。[9]
另見
注釋
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