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雙章魚屬
蛸科的一属软体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雙章魚屬(學名:Amphioctopus),又名類蛸屬[2]、兩鰭蛸屬[3]:633[a],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章魚科的一個屬,包括邊蛸、沙蛸等物種。

Remove ads
描述
雙章魚屬的成員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在大西洋也有分布。該屬物種的特點是腕長約為胴體長度的兩到三倍,側膜深,腕間膜淺 [5]。
分類沿革
1882年,雙章魚屬(Amphioctopus)最初由保羅·亨利·費舍爾描述,他指定當時已被發表的膜蛸(Octopus membranaceus Quoy & Gaimard, 1832)為本屬的模式種[b]。1929年,Robson在其對章魚的分類學文獻回顧中將膜蛸(A. membranaceus)視為疑難名,他認為此類群的某些特徵與當時章魚屬的飯蛸(O. areolatus de Haan, 1839–1841)相似,因此將雙章魚屬併回章魚屬,並將其命名為「沙蛸複合群」(O. aegina species complex),由此「雙章魚屬」被認為是無效類群。2002年,Gleadall認為沙蛸複合群與章魚屬是不同類群,應恢復「雙章魚屬」(Amphioctopus)為此類群的屬名,但在2004年,他正式將沙蛸複合群重新獨立為以飯蛸(O. fangsiao d' Orbigny, 1839–1841)為模式種的Schizoctopus屬[7][c],Schizoctopus屬最早於1886年由威廉·伊萬斯·霍伊爾描述。2005年,Huffard和Hochberg認為Robson當年在證據不充足的情況下過早下了定論,理由是他檢視的選模式標本狀況不佳、本類群個物種間型態差異不大且模式產地也尚未確認。兩位學者便推翻Robson將A. membranaceus定為疑名的決定,並恢復了此類群的原屬名雙章魚屬(Amphioctopus),同時將Schizoctopus認定為Amphioctopus的次異名。但當時對於本屬某些物種仍未有足夠的特徵描述,因此兩人依舊認定此類群為沙蛸複合群[9]。近年來,數篇涵蓋此類群的親緣關係研究發現,不管是利用NJ法、MP法、最大概似估計或貝葉斯法分析粒線體DNA後,最終所提出的假說皆支持本屬為一單系群[10][11][12][13]。
Remove ads
物種
備註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