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變形四面體構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化學上,變形四面體構型是一種分子構型,其中有四個鍵連接到具有具有C2v分子對稱性的中心原子上。
當中心原子與四個其他原子和一對孤對電子鍵合時(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中的AX4E1)。與其他 5 個原子鍵合的原子(並且沒有孤對原子)形成具有兩個軸向和三個赤道位置的三角雙錐體,但在變形四面體構型中,一個原子被孤對電子取代。 因為孤對電子在赤道向上時只被兩個軸向的原子排斥, 而在軸向上則會同時被赤道向上的三個原子排斥,故該電子始終處於赤道上的位置。 [1]
結構
具有變形四面體構型的化合物具有兩種類型的配位基:軸向與赤道向。軸向對位於共同的鍵軸上,因此鍵角為 180°。赤道配位基對位於與軸向對的軸線正交的平面中。通常,與軸向配位基的鍵距比與赤道配位基的鍵距長。軸向配位基與赤道配位基的理想夾角為90°;而兩個赤道配位基本身之間的理想角度是120°。
具有變形四面體構型的分子,就如具有三角雙錐構型的分子一般,易受到貝里假旋轉的影響(其中軸向配位基移動到赤道位置,反之亦然)。 這種位置交換導致兩種配位基在赤道向和軸向停留的時間幾乎相同。 因此,SF4的 19F NMR 光譜(與 PF5 類似)在室溫附近由單共振組成[2]。運動中的四個原子充當了圍繞中心原子的槓桿。例如,四氟化硫的四個氟原子圍繞硫原子旋轉。[3]
例子
四氟化硫是具有變形四面體構型的分子中最知名的一個。 以下的化合物或者離子也具有變形四面體構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