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變形記 (奧維德)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作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变形记 (奥维德)
Remove ads

變形記》(拉丁語Metamorphoseon libri)是羅馬的詩人奧維德的作品,大約開始寫於公元1年或3年,完成於公元8年,是使用六步格詩體記錄了關於變形的神話作品。《變形記》有15冊,每冊大概700到900行,描述了羅馬希臘神話中的世界歷史。其中總共包括了大約250個左右的傳說(多為愛情故事)。從其第一次發行開始,《變形記》就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神話作品之一,也大受中世紀作家詩人的喜愛,因此其對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以及中世紀甚至到巴洛克時期的繪畫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快速預覽 原標題, 體裁 ...
Thumb
喬治·桑迪斯的1632年版《奧維德的變形記英語版》的封面
Thumb
「製造人類」,出自1676年版的《變形記》(德語版),由法蘭斯瓦‧秀佛繪畫插圖

全詩共十五卷,取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回」理論,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這一線索貫穿全書,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大匯集。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至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為星辰和奧古斯都順應天意建立統治為止。[1]

Remove ads

創作

奧維德32年的寫作時期(大約公元前15年到公元17年他去世)中,變形記的完成時間大概在中間的一段時期。這部作品的寫作大概開始於公元1年,到公元8年奧維德被流放之時,其基本上被完成。

在其創作的早期,奧維德著重於使用哀傷的對句描寫愛情,比如在《戀情集》(Amores),《女傑書簡》(epistolae heroidum)和《愛的藝術》(Ars amatoria)。已失傳的悲劇作品《美狄亞》則是例外。

奧維德選擇了六步格詩體來寫作《變形記》,因此其屬於史詩的範疇。整部作品包括了十五本,總共有大約12.000詩節,是史詩中的鉅作。在他被流放的時期中,奧維德又重新開始著一些對句作品,比如《黑海零簡》(《Epistulae ex Ponto》)。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奧維德已表現出了他對神話主題的極大興趣。到現在為止,《變形記》中的大約所有250個關於變形的故事都基本上的得到其他文獻的證明。特別是比《變形記》更早期的尼坎得的作於公元前2世紀的希臘文集《Heteroiumen》。

奧維德被認為其在一位好友,艾米利烏斯·馬謝爾的幫助下,使用了至少一本希臘著作,《Ornithogonia》,作為其的參考文獻。

奧維德恰巧遇上了羅馬內戰的最後一段時期和羅馬政權向君主制的過渡以及之後的,他的創作高峰時期:羅馬在奧古斯都大帝統治下的鼎盛時期和危機時期。很多輓歌詩人,比如迦魯斯普羅佩體烏斯阿爾比烏斯·提布盧斯都在其作品中評判了這一段共和到獨裁過渡的歷史(到公元前17年)。

奧維德作為一個實例,代表了從和平時期逐漸到思想獨裁時期所產生的隱含的對君主的狹隘的批評態度。正是這種態度推動了《變形記》的產生。

Remove ads

著名故事

《變形記》包括了大量虛構的或真事的人物的變形故事,其中包括:世界形成,丟卡利翁皮拉大洪水),皮刺摩斯提斯柏代達羅斯伊卡洛斯以及珀耳修斯鮑西絲和費萊蒙巴圖斯納西瑟斯厄科俄耳甫斯歐律狄刻阿波羅達佛涅法厄同尼俄柏伊菲斯伊安忒彌達斯國王皮格瑪利翁朱庇特以及和他關係緊密的女性們(歐羅巴伊俄卡利斯托勒達拉托娜),卡斯托耳普勒克斯珀耳修斯安德洛墨達伊阿宋美狄亞畢達哥拉斯愷撒以及奧古斯都

變形故事特選

第一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二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三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四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五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六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七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八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九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十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十一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Remove ads

第十二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十三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第十四卷

更多資訊 人物/事件, 因為某人/某物 ...
Remove ads

翻譯和改編

  • 到了中世紀《變形記》得到了基督教教義的解釋,比如法國學者貝緒爾的《Ovide Moralisé》({{lang|la|潔本奧維德》,1340年)。
  • 英國翻譯家亞瑟·高汀對《變形記》的翻譯被艾茲拉·龐德稱為「最美的英語書本」。
  • 威廉·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1595年或1596年)改編自皮刺摩斯和提斯柏。在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1589年)中拉維妮亞遭遇的「菲洛墨拉的悲劇故事」,即指普羅克涅菲洛墨拉忒柔斯的故事。
  • 德國劇作家安德烈亞斯·格呂菲烏斯戲劇Absurda Comica oder Herr Peter Squenz德語Absurda Comica oder Herr Peter Squenz》(約1658年)的草案也來自「皮刺摩斯和提斯柏」。
  • 卡爾·馮·迪特斯多夫(1739—1799年)的有六部交響樂作品改編自奧維德的《變形記》。
  • 英國作曲家班傑明·布里頓在1951年創作了《奧維德的六個變形》。
  • 德國視覺劇場藝術家阿契·弗雷耶在1987年的城堡劇院公演的主題為「奧維德的變形記或者從邊緣到中心並倒過來」。
  • 奧地利當代作家克里斯托夫·蘭斯邁爾表示其寫作於1988年出版的小說《最後的世界》的動機就是《變形記》。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