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典經濟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典經濟學(英語:Classical economics),又稱古典政治經濟學(英語: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斯密經濟學(英語:Smithian economics),是18世紀末和19世紀中葉主要在英國蓬勃發展的政治經濟學思想流派。主要思想家有亞當·斯密、讓-巴蒂斯特·薩伊、大衛·李嘉圖、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和約翰·斯圖爾特·米爾。這些經濟學家提出了市場經濟相關理論,認為市場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調節的系統,受生產和交換的自然規律支配,例如亞當·斯密所提出的關於看不見的手的著名比喻。

簡述
亞當·斯密1776年撰寫《國富論》一事通常被認為標誌著古典經濟學的開端[1]。該書認為,任何國家的財富都不是由君主國庫中的黃金決定的,而是由其國民收入決定的。這種收入反過來又基於其居民的勞動,通過勞動分工和積累資本的使用有效地組織起來,這成為古典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之一[2]。
在經濟政策方面,古典經濟學家是務實的自由主義者,他們重視市場自由,儘管他們也看見了國家在提供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斯密承認,在某些領域,市場並不是服務於共同利益的最佳方式,他認為支持共同利益的更大比例的成本應該由最有能力負擔的人承擔。他一再警告壟斷的危險,並且強調競爭的重要性[1]。在國際貿易方面,古典經濟學家主張自由貿易,這與他們的重商主義前輩奉信保護主義一事不同。
斯密、李嘉圖和一些早期經濟學家被稱為「古典」是由於卡爾·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馬克思批評了那些他認為值得被他批評的人,而不是他們的「庸俗」的繼任者[原創研究?]。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