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斯-漢欣位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斯-漢欣位移(英文:Goos–Hänchen shift),亦譯作古斯-哈恩斯位移[1],是一種光現象,表現為線性偏振光在全反射的過程中經歷一小段位移,約為光波長的一半[1]。這段位移垂直於波的傳播方向。該現象由Fritz Goos和Hilda Lindberg-Hänchen首先發現。

這個位移現象已經能夠得到很好的解釋[2]。是因為兩個介質之間不能簡單的當成一個界面,而是有一個過渡層,其間物理量是漸變的。光的全反射主要發生在物理界面的過渡層中,而不是在物理界面上,在物理界面上看就會出現一個位移或相位不連續性[3]。如果全反射主要發生在界面之下,則古斯-漢欣位移為正值,如果主要發生在界面之上,則為負值。隱失波的產生也是同樣的道理,反映的是物理量在過渡層中的變化。(至於如何模擬或計算過渡層目前還未見報道,古斯-漢欣位移也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計算公式。)
參見
- 伊姆伯特-費多羅夫位移
參考材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