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神翼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神翼龍
Remove ads

古神翼龍屬名:Tapejara)又譯塔佩雅拉翼龍,屬名在圖皮語系裡意為「古老的主宰」,是種生存於白堊紀巴西翼龍類。古神翼龍在體型上呈多樣性,有些物種翼展長6公尺。每個物種有不同大小、形狀的冠飾,可能作為與其他古神翼龍的信號與展示物,如同大嘴鳥用牠們鮮豔的鳥喙傳達信號給彼此。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模式種沃氏古神翼龍,其冠飾是由口鼻部上的半圓冠飾,以及頭部後方延伸出來的骨質分岔,兩者所構成。

Remove ads

分類與種

Thumb
沃氏古神翼龍(右上)與兩種雷神翼龍的頭部復原圖

古神翼龍目前只有一個有效種,即模式種沃氏古神翼龍T. wellnhoferi)。在歷來被歸類為古神翼龍屬的三個物種中,沃氏古神翼龍是體型最小,也是最早被發表者,沒有發現過冠飾的軟組織。

其餘的兩個物種目前都被認為屬於雷神翼龍屬,分別是皇帝古神翼龍(Tapejara imperator),體型最大,頭骨前後連接者兩個骨質分岔,可能用於支撐大型的角質頭冠,以及帆冠古神翼龍(Tapejara navigans),體型居中,頭冠類似皇帝古神翼龍,但形狀較狹窄、呈船帆狀,而且缺乏頭後方的骨質分岔。

在2007年,數名科學家認為古神翼龍的三個種具有不同的特徵,足以成立個別的屬。Kellner與Campos認為只有皇帝古神翼龍可以建立新屬,因此在2007年建立了雷神翼龍[1]同年,大衛·安文(David Unwin)與D. M. Martill認為皇帝古神翼龍、T. navigans是相同物種,因此分別建立為Ingridia imperatorIngridia navigans[2]Kellner與Campos的雷神翼龍研究,比安文與Martill的Ingridia研究早了數個月公佈。由於兩組人員都使用imperator作為模式種,因此Ingridia成為雷神翼龍的次客觀異名。皇帝古神翼龍被改名為雷神翼龍,但T. navigans仍需要建立新的屬名[3]

在2011年,另一群科學家將T. navigans改歸類為雷神翼龍的第二個種[4]

Remove ads

古生物學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翼龍類、現代鳥類爬行動物鞏膜環大小,提出古神翼龍可能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5]

大眾文化

Tapejara navigans出現在BBC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電視節目,假設牠們在巴西度過繁殖季節。有趣的是,Tapejara navigans出現在1999年的電視節目,但在2003年才被正式命名,該物種後來被命名為新種雷神翼龍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