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參考膳食攝取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參考膳食攝取量(英語:Dietary Reference Intake,簡稱DRI)是美國國家學院醫學院(IOM)於1997年制定的一套營養學建議攝取量,[1]旨在拓寬已有的建議膳食攝取量(RDA)的覆蓋範圍。 DRI中的推薦量數值與美國及加拿大用於營養標籤的RDI、DV數值不同,後兩者是基於1968年的過時RDA數值。[2]
DRI提供多種不同的參考值:[1]
- 估計平均需求(英語: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s,簡稱EAR):某年齡層營養需求的估計中位數,由文獻審閱得來。
- 推薦膳食攝取量(英語: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簡稱RDA):IOM食品與營養委員會認為足以滿足某年齡段某性別中97.5%人群需求的攝取量,也就是說只會在2.5%人群中出現有害的營養不良。一般基於EAR計算,常常是EAR的1.2倍(見計算方法)。
- 適當攝取量(英語:Adequate Intake,簡稱AI):在RDA未定時給出,其確信程度較低。
- 可耐受最高攝取量(英語: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簡稱UL):在97.5%人群中較為安全、不至於導致危害的最大每日劑量,用以警戒可能有害的過量營養素(如維生素A)攝取。和RDA一樣,其定義暗示此時的攝取量只會在2.5%人群中造成問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另有一套並不完全相同的UL數值。例如,美國對於鋅元素定義的UL為40 mg,EFSA則為25 mg。[3]
- 可接受宏量營養素分佈範圍(英語:Acceptable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s,簡稱AMDR):以能量攝取占比形式給出的攝取量範圍。適用於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樣的能量來源。
DRI適用於社會大眾和健康專家。美國和加拿大都採用DRI,應用範圍包括:
- 學校、監獄、醫院和養老院配餐
- 新型食品的開發
- 醫保決策者和公共衛生官員
Remove ads
歷史
推薦膳食攝取量(RDA)在二戰期間由莉迪亞·J·羅伯茨、黑澤爾·斯蒂柏林與海倫·S·米切爾組成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名下的委員會開發,旨在調查可能「影響國防」的營養問題。[4]
該委員會於1941年更名為「食品與營養委員會」,此後開始為每種營養素審定推薦每日攝取量標準。這樣得到的標準將成為軍隊、平民和可能需要食物救濟的海外民眾的營養推薦。羅伯茨、斯蒂柏林、米切爾三人調查了所有可用的資料,提供了一份「能量及八種營養素」攝取量的暫行推薦,並將其提交給專家審閱[5]。
1941年,最終得到的營養指導,也就是推薦膳食攝取量,終於得到採納。這些攝取量意在為平民和軍隊提供優良營養,因此還包含了一個「安全範圍」。由於戰時的食物配給制度,政府機構為指導膳食攝取而提供的飲食指南也考慮到了可用食物的種類。
之後每5到10年,食品與營養委員會都會修訂一次RDA的數值。1950年代初,美國農業部的營養學家們制訂了一份新的飲食指南。這份指南加入了每組食物攝取的份數,便於大眾理解運用每種營養素的RDA數值。
1997年引入的DRI意在拓展已有的RDA系統,其於1998—2001年發布。在2010年又修訂了鈣和維生素D的DRI數值。
Remove ads
目前推薦
目前DRI數值可能與美國和加拿大營養標籤上使用的數值——基於1968年DRI的RDI和DV值——不同。[2]例如,對於維生素B12,美國RDA提供的攝取量為每日2.4 µg,而DV則是6.0 µg。
計算方法
證據採用標準
適從情況
參見
參考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