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東鎮東堡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東鎮東堡壘,德軍稱為第四步兵堡壘(Infanteriewerk 4),俗稱「四號炮台」,中文、日文資料稱為「台東鎮東堡壘」,是青島德占時期駐青德軍的一座陸防步兵堡壘,原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南口路198號,現已無遺址可尋。

歷史
駐青德軍五大陸防步兵堡壘的建造計劃是在1908年德國海軍部國務秘書提爾皮茨關於青島要塞設施擴建的決定中提出的,用於替代此前膠澳總督府提出的太平山堡壘群與掃帚灘防禦工事計劃,並於1913年以前建造完成[1]。第四步兵堡壘(台東鎮東堡壘)即為五大陸防堡壘之一。

1914年8月至11月的日德青島戰役期間,第四步兵堡壘由第3海軍陸戰營第2連負責守衛,有軍官6名,士兵210名[1]。戰役最後階段的10月31日起,日英聯軍對城區及各要塞設施持續轟擊7天,青島發電廠被毀導致前線步兵堡壘電網、電控地雷、探照燈斷電失靈,同時前線德軍因前線壓力增大、兵員缺乏不能輪替休整而極度疲憊[2],德軍彈藥儲備也於11月7日晚耗盡[1]。11月7日凌晨約4時,日軍步兵第48聯隊等部對台東鎮東堡壘發起總攻,5點10分攻陷,堡壘內及周邊戰鬥俘虜德軍240餘人[3]。
1950年代,台東鎮東堡壘一帶改建為青島第三染織廠(原稱公私合營青島棉織廠,1967年改稱國營青島棉織廠,1973年改稱青島第三染織廠)廠區[4],堡壘大掩蔽部改建為工廠生產車間,其北側一處較小的掩蔽部曾作為工廠冷庫、油料庫使用,1998年爆破拆除用於新建宿舍樓。堡壘遺址於1990年代曾發現4枚未爆炸的日制240毫米炮彈。2002年第三染織廠關閉後[5],包括堡壘遺址在內的廠區全部建築被拆除用於房地產開發[6][7],原址現為海信都市春天小區。
Remove ads
結構

台東鎮東堡壘位於中央堡壘北、台東鎮以東,東臨海泊河,背靠海泊河支流(即北仲河,現已填埋),其所在高地海拔31.4米[8]。台東鎮東堡壘由兩道高2~4米、寬10~12米的鐵絲網壕溝環繞,第一道距德軍前沿工事32米,海拔低4~5米,第二道距前沿工事100米,海拔低8~9米。每個步兵堡壘可容納1個戰時加強連[1]。據日軍記載,台東鎮東堡壘正面火線約200米,側面火線150米[8],裝備9挺機槍[3]。堡壘有一大三小共四處掩蔽部,大掩蔽部面積與小湛山北堡壘大掩蔽部相似[6],牆壁厚1米,雙層,每層五個房間,每間約60平方米。其西北約90米處有一小掩蔽部,雙門三窗,單層兩間,每間約23平方米。東南約110米有另一處小掩蔽部,布局相似。另在大掩蔽部西55米處有一發電機室,單間單門單窗,面積約23平方米[8]。
台東鎮東堡壘西側有臨時野炮陣地,名為3a號中間地帶側翼堡壘(Zwischenraumstreiche IIIa),裝備2門77毫米加農炮。南側100米處為另一處野炮陣地,裝備4門37毫米機關炮。堡壘東南150米處為6號警戒哨所,西北200米處為7號警戒哨所[8]。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