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基是東亞傳統建築的基礎部分,在地面之上,柱或牆以下。單獨時是一個高出地面的台子,與建築物結合時即為建築物的底座。台基四面多為磚石砌築,裡面填土,表面鋪磚石。[1]
台基主要有兩大類:平台式和須彌座。台基可重合構成,為多層台基;連為一體,則組成聯體台基;也可加入圍護部分,為勾欄台基。[2]
組成部分
台明為台基在建築牆外或檐柱外,沿台基四周的室外部分。邊沿多由條石砌成。
為了排水,台明一般做成內高外低的泛水,且短於上檐出,防止雨水倒流。台明(下檐出)不足於上檐出的部分稱之為「回水」。
月台是台基的附屬部分,為適應宗教儀軌和人群聚集而產生。高度普遍低於、長度也小於主體建築的台基。
踏跺即由一高度至另一高度的階梯,也叫踏步,俗稱台階。
欄杆是台基的圍護部分。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