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主教台州教區
中国境内的一个天主教教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州教區是天主教在中國浙江省東部設立的一個教區。座堂耶穌聖心堂位於海門老街。該教區於1926年從寧波代牧區劃出,1946年升格為正式教區。其管轄範圍覆蓋浙江省台州市,包括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臨海市、溫嶺市、玉環市、天台縣、仙居縣、三門縣等地。
歷史
台州天主教始於1867年,神父傅道安自寧波來到海門柵橋(今椒江)傳教。8月15日,原「無為教」徒張基才在寧波領洗進教,他是台州第一個天主教徒。
1880年,溫州設立本堂區,台州和溫州教務分開管理。1892年,李思聰神父將海門確立為台州傳教中心,建造聖心堂及附屬建築,並開通海門至寧波、溫州、上海的航運。1897年,寧波拯靈會修女在台州建立分院,開設診所。
1926年,台州設立國籍代牧區,由胡若山擔任首任宗座代牧,此時教徒達4383人。1929年,胡若山在羅馬被祝聖為主教,成為中國早期國籍主教之一。期間,教會在海門開辦學校、創辦方濟修院、發行《台州教區月刊》。日本侵華期間,多處教堂遭到轟炸損毀。
1946年4月11日,羅馬教廷在中國建立聖統制時,升為台州教區。
1949年後,教會活動受到限制。1955年,胡若山主教被捕,教務由副主教倪儒范主持。1957年,台州教區有教徒6598人,其中黃岩2873人,(包括海門),溫嶺1147人,天台1005人,臨海836人,仙居220人,另外玉環有517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活動停止,教會房產被占用,修女院解散,多名神父和教友被捕或遭難。
1980年代起,隨著宗教政策調整,台州教會活動逐步恢復。1987年,椒江天主堂歸還並重新開放。1999年,台州市天主教愛國會成立,建立教務管理機構。2005年,教區擁有25處開放堂所,5名神父,9名修女,約5000名教徒。[1]
Remove ads
歷任主教

姓名 | 任職時間 | 描述 |
胡若山(若瑟) | 1926年—1955年 | 台州首任主教,推動教會本土化、創辦學校修院,抗戰期間維護教務。1955年被捕,1962年病逝。 |
倪儒范(副主教) | 1955年—1966年 | 代理管理教務,文革期間教會活動全面停止。 |
(無正式主教) | 1966年—1993年 | 文革後教會恢復,仍長期缺乏正式主教。 |
張文爽(代理主教) | 1993年—1996年 | 召開台州教區首次代表會議,恢復教務管理。1996年病逝。 |
徐吉偉(安多尼) | 1999年—2016年 | 組織台州教區愛國會,推動慈善事業,穩定教區管理。2010年7月10日祝聖為主教[2],2016年9月25日去世。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