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營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營村,又稱台灣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張村鎮下轄的行政村,這裡有220多人據稱是源自台灣,祖先因明鄭降清而被帶到該處定居[1],如今則多被認定為高山族。此事在正史和官修志書中沒有記載,主要根據是當地人的家譜。

快速預覽 上營村, 國家 ...

2003年該村建了一座牌樓,樓的橫眉是「台灣村」三個大字,大門兩側的楹聯是:「祖啟台灣源華夏,宗屯鄧穰融九州」。

淵源

根據上營村居民的講述和其所藏的家譜,清朝康熙年間,鄭成功率部隊渡海驅逐荷蘭,攻下南台灣作為反清復明基地。鄭成功的副將黃廷是福建漢人,在鄭成功死後降清,而台灣阿里山地區(今嘉義淺山一帶[2])貓地干社土番的「依羅思那」做了黃廷的馬夫,並隨黃廷的部隊來到大陸,此外據傳隨軍台灣原住民還有迪摩達奧、安篤斯且、安達依魯等人[3]。當黃廷部隊到達直隸省境內的盧溝橋時,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進京,黃廷隨即掉轉部隊向南沿途疏散,黃廷到達鄧州境內後,將13營5000兵眾安置在這裡的5個行政里48個自然村。「依羅思那」留在了官道西側的下營村。並與當地一個岑姓的姑娘結婚,改名字為陳年,先後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黃廷奉命率鄧州墾兵隨施琅再進台灣,「依羅思那」帶二子和三子回到台灣,後又返回大陸,終因年邁體衰而未能再回台灣,而其在台後裔搬遷至大林鄉。自此,留在下營的長子陳元珍、四子陳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4]

2010年前後有些居民參訪台灣,到阿里山鄒族部落尋根。[5][6][7]

Remove ads

家族

河南鄧州台灣村目前登記為高山族者有220人,當中姓氏包括:陳、周、林、蔡、黃、張、許、謝等姓氏。各家族皆於近代自編族譜,依據其所撰,陳姓與台灣淵源描述最為詳細,當中紀錄「操閩南語且黥面,訴稱係台灣阿里山土番陳氏族人也。…厥裔聚落今曰陳井寮…。」[8],依此推測可能與嘉南平原的平埔族洪雅族有相關。若根據其家譜可以得知以下資訊:

更多資訊 姓氏[8], 先祖名稱[8] ...
Remove ads

人文

台灣村周邊還散落著如黃營、杜家營、程營、賈營、大張營、東裴營、西裴營、小尚營等村,這些營統稱為閩營,但只有下營村的陳氏家族和上營村的周氏家族是高山族人。這些村民現在的生活與當地漢族融為一體,但某些風俗習慣仍異於河南當地的漢人,而是較接近附近的閩南村落,例如信奉媽祖、喪事的跳棺儀式、稱爺爺為爹,奶奶為嬤。[8]

參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