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灣問題國際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灣問題國際化[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有關台灣問題上的一個術語,也稱為台灣問題非中國內政化[3],指將台灣問題定性為國際爭端,應由國際組織或其他國家共同參與解決的理論,有悖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的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在多種場合表示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反對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插手台灣問題。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布的《告台灣同胞書》,認為美國將會企圖將台灣「國際託管」,由此呼籲台灣人民,應該放棄國民黨政府以及美國的支援,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播遷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在兩岸對峙早期,因擔心台灣被「國際託管」,也不同意國際組織介入台灣問題[4]

美國《台灣關係法》認為,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為國際關切事項,對於台灣進行軍事行動,經濟抵制與禁運等手段,美國將會嚴重關切[5]

隨著兩岸實力發展變遷,台灣方面開始致力於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希望通過國際組織或其他國家的干預,達到維持現狀或實現獨立之目的。

Remove ads

歷史

南韓總統尹錫悅於2023年訪談中,提出:「台灣議題不單純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跟兩韓關係同樣影響國際社會的全球性議題。」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於2023年提出,台灣問題非中國內政,是國際社會議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長秦剛召開記者會抗議[6][7]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