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灣動畫歌曲CD發行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盜版時期

動畫音樂CD在台灣出現的緣起為1980年代末期笙美貿易有限公司(Sonmay Records Ltd.)以宮崎駿音樂CD為開始而展開的一連串CD出版風,這些出版的方式皆為盜版,但也由於盜版而使當時相對冷門的日本ACG音樂更容易讓一般大眾接觸與欣賞。笙美製作CD的方式即為購買日本原版CD後壓製CD而成,內附的CD書則只是製作封面與封底,售價在新台幣90至150元間波動,消費者需求只在閱聽而不在意歌詞本的好壞。

1980年代的台灣對於CD的需求有限,因此笙美也製作卡式錄音帶讓市場更容易接受。因著笙美的成功,新興唱片有限公司旭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朝陽有聲出版社等唱片公司陸續跟進,出版一連串的ACG未授權CD、錄音帶於市面上出現。因著競爭,笙美將歌詞本開始進行原版複製,進而提高區隔度,因此價格上雖與其他唱片公司出版的CD相比仍高,市佔率仍居領先。1995年之後陸續出現禾臣影視有限公司(Ho Son Video-Record Co., Ltd.)、爾階影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Archer Records Co., Ltd.)等唱片公司進入市場,也開始模仿笙美模式製作CD與CD書,其中以1997年出現的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Everanime)最終成為與笙美並座未授權ACG音樂CD的雙強。

長榮早期製作CD的方式與早期的笙美製作一樣,1998年出版奧井雅美專輯《Ma-king》開始,全面實行複製原版CD以及同步發行日本的ACG音樂CD。因著長榮的轉型,笙美CD的售價開始滑落,也組成子公司圓頂,低價(新台幣75至90元)發行笙美已發行過的CD(內附的歌詞本未完整複製)因應市場上的競爭。

Remove ads

代理時期

臺灣自1990年代起,唱片公司開始代理發行ACG音樂CD,為的就是消弭盜版、維護著作權與保障消費者權益。笙美代理了兩片ACG音樂CD(詳見下表),爾階則有代理羚邦國際發行的《機械女神Z》與《封神演義》動畫版。

台灣正版授權的日本ACG音樂以宮崎駿為大宗,然而價格始終無法與盜版CD相比。各大唱片公司都有進入ACG市場的動作,惟因市場體質不佳而進出市場多次。2002年1月1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經過兩年緩衝期,2004年7月正式實行不得販售未經授權或無公共版權之著作物(中華民國法律《著作權法》第106條之二第三項),也讓盜版唱片公司之產品於2004年陸續移往中國大陸香港東南亞,甚或仍在台灣生產;這使正版授權代理出現一線生機,但依然有零星的盜版商品(與正版商品不重複)於漫畫便利屋販售。

更多資訊 唱片公司, 唱片標題 ...
Remove ads

原創

由於缺乏自製動畫,目前也沒有相關任何資料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