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鬥遊行終點
秋鬥名稱上有受到日本春鬥的影響,但概念並不相同。秋鬥起源於1988年「二法一案」大遊行;秋鬥之名則是到了1993年「工人立法」大遊行(又名「秋天鬥陣行」)時來自當時文宣上的「秋鬥」兩字,並為了籌辦此次活動而成立了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委會),自此秋鬥成為工委會主辦的定期活動。以往秋鬥均舉辦於11月12日國父誕辰紀念日,當時仍是有放假的國定假日;在週休二日制施行後,國父誕辰紀念日改為只紀念不放假,秋鬥舉辦時間也因此改為11月的週末、而不再固定於11月12日。此外,在1994年、1995年及2000年,工委會亦曾舉辦三次名為「春鬥」的活動。
2015年1月8日,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羅德水說,目前台灣社會基本上沒有左派的土壤,長不出左派政黨;儘管2014年台灣社會產生許多改變,「但現階段左派人士要組成政黨還是面臨不少挑戰,遑論是執政」;唯有打破被泛藍與泛綠綁架的一元化思考,改用左派和右派思考台灣社會面臨的政治及經濟問題,把深陷發展焦慮的台灣社會拉回到對「分配問題」的關注與討論,台灣社會才有進步的空間,這也是秋鬥提出「人民向左轉」的關鍵[1]。
更多資訊 日期, 名稱 ...
秋鬥、春鬥列表
日期 |
名稱 |
主辦者 |
舉辦原因、訴求或口號 |
附註
|
1988年11月12日 |
「二法一案」(惡法一案)大遊行 |
|
訴求《工會法》、《勞動基準法》修正(二法),以及聲援因1988年苗栗客運罷工事件遭法辦的五位工運人士(一案)。 |
首次全國性工會聯合行動
|
1988年11月 |
「反勞動惡法」大遊行 |
反勞動惡法行動委員會(由勞支會、勞權會、台灣工聯會等工運團體組成) |
|
|
1992年11月12日 |
「三法一案」大遊行,又名「工人鬥陣」大遊行或「工人守法該死」大遊行 |
三法一案行動委員會會(由自主工聯、勞動黨、勞權會、基隆客運產業工會、桃園航勤工會、女工團結生產線等七個團體駔成) |
對當時的《勞動基準法》、《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修訂審議提出批評(三法),聲援基隆客運罷工案(一案)。
|
|
1993年11月12日 |
「工人立法」大遊行,又名「秋天鬥陣行」 |
工委會 |
提出「工殤即國殤」宣言,舉行「工殤陣亡勞工追悼式」,並提出為工殤者建立「工殤紀念碑」的訴求
|
為了此次遊行而成立工委會,正式將11月12日定名為「工人鬥陣節」,提出「南春鬥,北秋鬥」。
|
1994年5月1日 |
「南春鬥」,又名「五一勞工大團結」遊行 |
勞陣、自主工聯、工委會等100多個團體 |
勞保保費分攤比例、推動勞工週休二日 |
在高雄市舉辦,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全總)及公營事業工會也派人參加,這是體制內外各大勞工團體少有的一次合作
|
1994年11月12日 |
秋鬥「抗議三不保」大遊行 |
工委會 |
「健保變賤保」、「勞保變癆保」、「退休金不保」 |
|
1995年4月18日 |
春鬥「反賤保」車隊大遊行 |
工委會 |
要求李登輝政府全面重新檢討《全民健康保險法》,並進行修法
|
|
1995年11月12日 |
秋鬥「工人鏘聲」大遊行 |
工委會 |
發表工人十大勞工政見,提出十一大勞工問題 |
發起「工人與總統有約」活動 由於台北市市長陳水扁拒借路權給秋鬥,結尾時於中正紀念堂放天燈為工人鬥陣祈福,也諷刺政府官僚「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
1996年11月12日 |
秋鬥「工人鬥陣反失業」大遊行 |
工委會 |
|
響應這一年發生的多項關廠抗爭
|
1997年11月12日 |
秋鬥「工人反彈」大遊行 |
工委會 |
|
要求職災保護立法、實施失業保險 結尾時於台北市14、15號公園舉行踩「扁」儀式,抨擊陳水扁執政的台北市政府無情打壓公娼與拆遷戶
|
1998年11月12日 |
秋鬥「鬥陣十年工人火大」大遊行 |
工委會 |
提出工人十願(怨) |
自1988年「二法一案」大遊行算起來第10年
|
2000年3月12日 |
春鬥「工人賭總統」大遊行 |
工委會 |
|
1999年因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緩辦秋鬥
|
2000年11月12日 |
秋鬥「根留台灣反配套大遊行」 |
工委會 |
|
因與反核遊行撞期而取消遊行活動,改舉辦「國際秋鬥到香港」
|
2001年11月11日 |
秋鬥「失業真恐怖,人民要頭路」大遊行 |
工委會 |
|
因國父誕辰紀念日不再放假,不再固定於11月12日舉行
|
2002年11月10日 |
秋鬥「活不起!反貧窮!工人訐譙」大遊行 |
工委會 |
|
|
2003年11月9日 |
秋鬥「百萬廢票」大遊行 |
工委會 |
|
舉辦「勞工高峰會」,同時推展「百萬廢票運動」
|
2004年3月14日 |
春鬥「拒吃爛蘋果、投出新希望」 |
百萬廢票行動聯盟會(由工委會等組織組成) |
|
結果2004年總統大選開出了33萬張廢票
|
2005年11月20日 |
秋鬥「人民火大行動」 |
工委會 |
|
這年之後暫時停辦秋鬥。2006年工委會改組成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簡稱火盟
|
2009年11月22日 |
秋鬥「消滅政商壟斷,實現社會正義」大遊行 |
火盟 |
|
不再僅關注於勞工議題,而是與許多社會運動團體聯合[2]
|
2010年11月7日 |
秋鬥「台灣花光光,人民搏生存」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
|
2011年11月12日 |
秋鬥「向藍綠搖頭」[3]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
年底火盟正式登記成政黨人民民主陣線,但秋鬥仍以火盟名義主辦
|
2012年11月25日 |
秋鬥「人民向左轉」[4]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
|
2013年11月7日 |
秋鬥「人民向左,國家還我」[5]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
|
2014年11月9日 |
秋鬥「左翼集結、人民轉運」[6][7]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
|
2015年11月22日 |
秋鬥「揭穿右派假進步,左翼奮起要真權」[8]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
|
2016年11月27日 |
秋鬥「人民要正義,戳破假轉型——左翼翻轉大集結」[9] |
火盟及多個社運團體 |
戳破民主進步黨的話術,用行動表達人民對「經濟要民主」及「階級要平等」的要求。 |
定點集結於民進黨中央黨部所在的華山商業大樓前。最後集體戳破民進黨的「假轉型」,並將「詐騙集團」匾額送給民進黨[10][11]。
|
2017年11月12日 |
秋鬥「政府極右強壓迫,人民覺醒拚生存」 |
多個社運團體 |
|
將總統蔡英文在2012年總統大選期間用來小額募款的四百多個小豬撲滿砸向總統府,稱為「還豬於英」,表達人民對政治人物髮夾彎的反感[12][13]。
|
2018年11月17日 |
秋鬥「拒絕權貴新黨國,爭回庶民生存權」 |
多個社運團體 |
呼籲民眾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投票前,看清楚候選人政見。 |
定點集結於總統府前,首度取消遊行。
|
2019年11月 |
秋鬥 |
多個社運團體 |
|
因無法消除內部歧異,宣布停辦。
|
2020年11月22日 |
秋鬥「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 |
多個社運團體 |
分為食安、勞工、土地、言論自由、環保五個大隊,有各自訴求 |
中國國民黨首度參加[14][15]。
|
2021年12月12日 |
秋鬥「反獨裁、護民主、拚公投」 |
多個社運團體 |
[16]。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