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灣海水浴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灣海水浴場濫觴於日治時代。海水浴場的觀念在19世紀陸續風靡歐洲,日本明治維新後傳入日本,並於統治台灣時引入[1]。
台灣海岸線長而彎曲,在西部地區為沙岸地質,約1909年開始從淡水、安平、西子灣,由官方色彩俱樂部開設。1930年之後轉型大眾化浴場,基隆、崎頂等地興起的海水浴場設有溜滑梯、盪鞦韆等遊憩設施[2][3][4]。
管理單位
管理單位之執行機關為各鄉鎮市公所。
一覽
- 基隆市
- 大武崙白沙灘
- 外木山海水浴場
- 臺南市
- 馬沙溝海水浴場
- 鯤鯓海水浴場
- 屏東縣
- 南灣海水浴場
- 小灣海水浴場
- 墾丁海水浴場
- 花蓮縣
- 磯崎海水浴場
- 金門縣
- 溪邊海水浴場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