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立成功大學
南臺灣研究型大學,因紀念鄭成功而得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立成功大學(簡稱成功大學、成大、NCKU),是一所位於南臺灣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因紀念曾開墾臺灣的鄭成功而命名為成功大學[4]。
![]() |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成大校區包含台南市的校本部、安南校區、歸仁校區、沙崙園區,雲林縣的斗六校區,設有教育組織11個學院及國立成功大學附屬臺南工業高級中等學校(成大南工),設有醫療機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成大醫院)。
Remove ads
學校象徵
1947年,時任臺灣省立工學院院長王石安請臺灣省主席魏道明為校命名,並提議「中山」、「中正」等[註 1],後考慮的名稱有「延平」、「成功」等與鄭成功等。期間因環境因素,歷經十年仍無定論。最後於1956年,決定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以「成功」為名以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開臺之功[5][註 2]。
成功大學校徽為一朵鳳凰花,周圍給英文校名與創校的1931年所包圍。鳳凰花中間則有一座寫著「成功」兩字的編鐘。鳳凰花代表學校與台南市的聯繫、編鐘代表師鐸、也代表成大人「薪火相傳」與「尊師重道」的精神。[8][9]
校慶
校慶日期是11月11日[10],活動包含特展、台日交流會[11]、成大校友之夜[12]、頒獎活動[10]、運動會[13]及推出紀念商品[14]。
校史
國立成功大學的前身為1931年台灣日治時期創辦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二戰後國民政府於1946年接收,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底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5],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16]。
Remove ads
歷任校長
Remove ads
建築
![]() |
- 成大光復校區
國定古蹟包含禮賢樓,屬羅馬式建築,最早由日軍台灣步兵第二聯隊本部持有,後轉移至台灣步兵第二聯隊營區,目前是成大藝術研究所場館;市定古蹟包含小西門城樓,建於1775年,初始名稱為清水門,後於1788年城池改築工程中變更成靖波門,1970年再因道路拓寬工程而移動至成功大學校區內。[29]
- 成大成功校區
有市定古蹟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部分已改成成大博物館、格致堂、物理系館,化學系館。
- 成大力行校區
有市定古蹟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今臺文系館。

- 成大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
- 成大成功校區:工學大道東側系所館舍、工程科學系中心以及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長及教師宿舍(新園,現校長宿舍及成大幼稚園)
- 成大勝利校區:舊總圖書館(K館及綜合研究大樓、成大圖書部、成大禮品部)、勝五舍(芸青軒,現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及蘇雪林故居。
- 成大力行校區: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西側建築 - 紅樓、被服庫(現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家寶醫學研究室(民間捐建)[30]
- 原成功大學校門
- 成大博物館:於1933年建成,最初用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的行政中心,現在則作為博物館使用。這是台灣首座由大學自行投資設立的博物館。該博物館內目前展示了約260件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包括陶器、石器、雕塑等,展品種類繁多。[31]
德慶溪:為臺南府城舊城區內主要的兩條河流之一,發源於臺南市大學里,約今日自強校區內,並流經勝利校區勝一舍後方,目前部分河床改建為機車停車場[32]。
學生活動
- 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Student Union, NCKUSU),為代表全校學生的學生自治組織,對外代表成大全體學生,凡成大的在學學生均為成大學生會當然會員。成大學生會擁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架構,分別對應「行政部門」、「學生代表大會」、「評議委員會」等機關。行政部門設正副會長,由全校在學學生選出,對外代表學生會。行政部門有秘書部、外務部、新聞部、權益部、財務部、活動部、學術部、公關部、資訊部等部及選舉委員會、研究生協會,各部長由會長提名,經學生代表大會同意後任命。學生代表大會由學生代表組成,學生代表互選產生正副議長,下設秘書處、程序委員會、紀律委員會及各委員會。評議委員會則由評議委員組成,由會長提名經學生代表大會同意後任命,並由委員互相推選產生評議委員會委員長。研究生協會亦為學生會的一部分,以碩博士班學生為會員,另外設有會長、總幹事、政策部門、研究生代表大會等單位。[33]
- 成功大學學生會
- 行政部門
- 各部門(秘書部、外務部、新聞部、權益部、財務部、活動部、學術部、公關部、資訊部)
- 選舉委員會
- 研究生協會
- 學生代表大會
- 秘書處
- 程序委員會
- 紀律委員會
- 各委員會
- 評議委員會(委員長)
成大的社團分成綜合性社團、學藝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體能性社團、聯誼性社團等六個性質,目前約有100多個社團。社團辦公室設置在光復校區的學生活動中心及勝利校區的芸青軒(2003年由勝利五舍改建)。每個學期初皆會舉辦社團博覽會,讓新生瞭解各社團概況,各社團亦會不定期舉辦各式發表會[34]。
「鳳凰樹文學獎」堪稱國內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學生創作園地[35],基於鼓勵學生創作風氣,提供學生作品發表及自我肯定的機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中國文學系系學會,每年定期舉辦鳳凰樹文學獎,目前至今邁入42年歷史,也培育許多知名的文壇作家。
「鳳凰劇展」是由中文系日夜間部八個班級,各自推出一齣劇碼參演,原為每年舉辦,後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屬於中文系的年度盛事,創始於1978年,目前已邁入第22屆。[36]
自2005年開始,是一個成大及其學生所共同舉辦的活動,藉由論壇活動提供一個學生和大師交流的平台,活動邀請各校學生與大師接觸對話,校方希望學生在參與論壇的過程中,激盪出創新的思維與火花,增廣同學的視野格局,同時也藉由幕後訪談、對話,及心得分享的過程中,使大師有不同於以往的觀感。[37]
成大單車節院系博覽會,始自2008年。「單車節」之名,來自於為方便移動,全校同學多以單車做為交通工具,在八大校區間以單車通勤的求學生活遂成為本校特色之一,所謂「北有台大杜鵑花節,南有成大單車節」。成大單車節院系博覽會沿襲歷屆單車節為名之傳統,除本名稱最具青春學生意象、能夠激起與高中學子連結外,更期望來訪之高中學子,能夠在活動中以單車遊歷各大校區,了解本校自由的校園風氣、豐沛的學術資源、優美的校地景觀,以及豐富的校園文化。2020年因COVID-19疫情影響,改為線上直播及結合線上平台辦理。2022年則同時辦理線上與實體活動[38]。
學院系所
附屬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附屬臺南工業高級中等學校,簡稱成大南工,位於永康區,原為八大省工之一的國立臺南高工。成大於2013年校務會議通過南工改隸案,歷時10年,於2023年正式改隸,並停招原有的成大附工,其中附屬南工學生可以去成大修課;附屬南工教師可與成大教授合作乃至發表論文,成大每年撥用2500萬給附屬南工並協助南工更新設備以及設立實驗班[43][44]。
除附屬臺南工業高級中等學校外,成大另設有附設非營利幼兒園[45]。
論文
東南亞大學校長論壇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