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西鎮公學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西鎮公學堂是青島市曾經存在的一所小學,其原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雲南路287號(即今青島二十四中校址),由青島日本占領軍當局創辦於1915年,1922年青島回歸後改名公立台西鎮兩級小學校,1929年改名青島市立台西鎮小學校,抗戰後改名青島市立雲南路中心國民學校(雲南路小學),1951年撤銷。
校史
青島德占時期,膠澳總督府曾在台東鎮等處創辦26處專門面向中國學生的蒙養學堂,但因當時台西鎮規模尚小,且人員流動性大,未在台西鎮創辦蒙養學堂[1]。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後,於1915年在此前因戰事停辦的蒙養學堂的基礎上開辦公學堂,並新設台西鎮公學堂等11處。公學堂學制5年,教授課程有修身、國文、地理、歷史、算術、理科、體操、圖畫、手工、農業、商業、日語,女生外加縫紉[2]。台西鎮公學堂是西鎮一帶的第一所公立小學。台西鎮公學堂校舍建於1919年,青島民政署土木課設計,作為1917-1921年第二期城市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建成,為一處兩層磚木結構建築,鄰近校門,其建築質量與規模與1917年為日本僑民建設的武定路第一青島尋常高等小學校相差甚遠[1]。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將各公學堂改為小學校,學制改為6年,課程根據北洋政府課綱調整。台西鎮公學堂改名公立台西鎮兩級小學校。青島回歸時,台西鎮小學有學生297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66人。1928年,台西鎮小學有學生705人,教員22人,職員1人,教室17間,辦公室5間,雜用室6間,並在台西二路和濮縣路設有分校[2](後單獨成立濮縣路小學)。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後,該校改名為青島市立台西鎮小學校。1930年代初曾對校舍進行改擴建。1930年代,台西鎮小學曾附設掃盲班性質的平民夜校,以及教授武術的國術傳習所[3]。1940年9月,台西鎮小學增設商業補習學校,招收25歲以下的高小畢業生,學習商業要項、筆算、珠算、簿記等[4]。
1945年抗戰結束後,台西鎮小學改為青島市立雲南路中心國民學校(或稱雲南路小學)[1],附設幼稚園,為當時全市最大的公立小學之一[3]。1951年,雲南路小學撤銷,其學生分流到定陶路、濮縣路、四川路等小學。其校舍於1957年用於設立青島第二十四中學。原台西鎮公學堂舊樓1980年代拆除[1]。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