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丹利·布魯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丹利·墨爾賓·布魯斯,第一代墨爾本的布魯斯子爵,CH,MC,PC,FRS(英語:Stanley Melbourne Bruce, 1st Viscount Bruce of Melbourne,1883年4月15日—1967年8月25日),澳洲政治家、外交家,第八任澳洲總理(1923年–1929年)。
出生於墨爾本郊區的聖基爾達(St Kilda),其父約翰·布魯斯是蘇格蘭裔移民,史丹利是五個孩子最小的。1902年入讀劍橋大學三一學堂[1],後在英國操律師業。1914年回到澳洲,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史丹利與他的哥哥厄尼斯特被征入役,1915年因功晉升為中尉,編入在埃及的皇家燧發槍兵團第2營,隸屬於伊恩·漢密爾頓的29軍,8月晉升為上尉,9月膝蓋中槍退役。1916年回到澳洲主持家族生意,1918年選入澳洲議會。1921年任澳洲駐國際聯盟代表,1921年至1923年任財政大臣。1923年至1929年任國民黨和鄉村黨聯合政府總理。他努力發展本國經濟,鼓勵公共衛生和應用科學的研究工作。1929年政府倒台,他也在大選中失去議會席次。1932年任駐英國公使。1933年至1945年任澳洲駐英國戰時內閣代表。他反對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要在戰後寬大處理德國的意見。1947年任世界糧食理事會主席和英國工業金融公司董事長。1947年布魯斯受封為墨爾本的布魯斯子爵,為澳洲獲此榮譽的第一人。1952年至1961年坎培拉澳洲國立大學第一任校長。
布魯斯退休後逐漸出現耳聾,他的妻子埃塞爾在1967年3月去世後受到很大打擊,同年8月25日他也去世,享年84歲。很多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包括英國王室成員[2]。他的骨灰被撒入坎培拉的伯利格里芬湖中[3]。坎培拉郊區的布魯斯和墨爾本東南部的布魯斯國會選區以他的名字命名。[4][5]
-
布魯斯在1910年代
-
布魯斯上尉在一戰期間
-
比利·休斯、赫伯特·普拉滕和史丹利·布魯斯
-
布魯斯政府成員,1923年
-
1928年澳洲移民海報《men, money and markets》
-
史丹利·布魯斯總理
-
1927年5月9日,布魯斯總理在坎培拉議會發言
-
總理大道的史丹利·布魯斯半身銅像
Remove ads
傳記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