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蒂文·普魯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蒂文·普魯特(英語:Steven Pruitt,1984年4月17日—),維基百科用戶名為Ser Amantio di Nicolao,美國維基人。他在維基百科編輯次數超過三百萬,創建了35,000多篇條目,是英語維基百科編輯次數最多的編者。普魯特還參與女性條目創建活動,幫助消除維基百科性別系統偏見[2]。2017年,《時代》雜誌將其評為「網際網路最具影響力25人」。[3]
Remove ads
個人簡介
1984年4月17日,史蒂文·普魯特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他的父親唐納德·普魯特(Donald Pruitt)來自維吉尼亞州里奇蒙,與史蒂文的母親,美國俄羅斯猶太人移民阿拉·普魯特(Alla Pruitt)結識於靠近聖安東尼奧聯合基地的美國國防語言學院,兩人都曾在該學校俄語系工作。[4][5][5][6]
普魯特2002年畢業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的聖史蒂芬和聖艾格尼絲學校,並於威廉與瑪麗學院攻讀藝術史,2006年獲得學位[7]。普魯特除了編輯維基百科外,還對參與的國會山合唱團有興趣。他還特別喜歡歌劇,其用戶名「Ser Amantio di Nicolao」正源自賈科莫·普契尼歌劇《賈尼·斯基基》中的一個配角[7]。
2017年,普魯特在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工作,是一名負責記錄信息的合同工。[8] 。一篇2018年對普魯特的報道表示時年33歲的普魯特仍舊單身,並且在華盛頓特區與父母同住。[6]
Remove ads
維基百科編輯
普魯特認為他於2004年6月首次編輯維基百科[1],而現在的維基百科帳號於2006年大學四年級時創建[8]。他的第一篇條目是彼得·弗朗西斯科,普魯特的「曾曾曾曾曾曾祖父」,葡萄牙出生的美國獨立戰爭英雄[7]。截至2019年2月,普魯特在維基百科上編輯次數超過三百萬次;他於2015年超過賈斯汀·納普,成為英文維基百科編輯次數最多的用戶。為抵消網站的性別鴻溝,他在維基百科上創建了600多篇女性條目[9][7]。
2017年,因為維基百科編輯次數和為消除維基百科的性別失調所做的貢獻,《時代》雜誌將其與姚晨、唐納·川普、JK羅琳、BTS等人共同列為「網際網路最具影響力25人」之一[8],並稱普魯特是「作為網際網路上最活躍的真實信息守護者之一,在假新聞泛濫的年代脫穎而出的33歲維吉尼亞人」(In an era defined by fake news, the 33-year-old Virginian (real name: Steven Pruitt)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internet’s most prolific guardians of fact)。
2019年,普魯特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今晨》節目的專訪,講述了關於其首篇條目——其先祖彼得·弗朗西斯科的故事[7]。對於維基百科偏重介紹男性的批評,他介紹了如何幫助維基百科擴大知名女性條目的比重[9]。
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