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臍小捲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神臍小捲毛》(英語:Steven Universe)是一部美國電視系列動畫,本劇集由卡通頻道工作室出品,由曾參與探險活寶製作的芮貝卡·舒格擔任製作人,她同時也是《探險活寶》的前分鏡師、作白及作曲,是該工作室首個由女性原創的電視動畫節目。
Remove ads
該劇集講述發生在德瑪瓦半島的虛構小鎮「沙灘鎮(Beach City)」的一名小男孩:神臍小捲毛(查克·卡利森配音)的成長故事,作為寶石人及人類的混血兒,史帝芬將與「水晶寶石人」的成員石榴石(艾絲黛兒配音)、紫水晶(米凱拉·迪耶茲配音)和珍珠((德迪·馬尼諾配音)一起冒險,以保護世界免受邪惡威脅的傷害。該劇集所聚焦的主軸還包括愛情、親情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也因其科幻的背景構成、音樂、配音、人物塑造、LGBTQ主題的突出而廣受好評。該系列於2019年獲得GLAAD媒體獎的傑出兒童和家庭節目媒體獎。《神臍小捲毛》還在2019年獲得了皮博迪兒童和青少年節目獎,以及五項艾美獎和五項安妮獎的提名。
Remove ads
故事簡介
地球受到四位擁有魔法的「水晶寶石人」(The Crystal Gems)的保護排除邪惡威脅。四位主角是石榴石(Garnet,臺譯「大紅寶」)、紫水晶(Amethyst,臺譯「超紫晶」)、珍珠(Pearl)及史帝芬·宇宙(Steven Universe,臺譯「小捲毛」),史蒂芬繼承了與人類結婚的母親玫瑰石英(Rose Quartz,臺譯「玫瑰石」)的寶石。故事便圍繞在史蒂芬探索自己寶石能力的期間,與其他寶石人相處的冒險日子。
登場人物
發展
精神角色史帝芬是取自芮貝卡的弟弟史帝芬·薛格[3],他現在是《探險時刻》的原創潘得頓·沃德所創線上系列《無懼勇士》的背景設計,同時也是《史蒂芬宇宙》的背景設計。成長過程中,芮貝卡會與史帝芬和其他朋友合作創作漫畫[4]。在一則紐時報的訪談中提到創造這個角色的背景,表示她期望能由她弟弟成長於「你因得到全部關愛而生活很舒適,但你也想自力而非當一個小男孩」的觀點來創造這個角色[註 1][5]。背景設在虛構的「沙灘鎮」(Beach City),也是取自德拉瓦州的里霍伯斯灘,貝瑟尼灘及杜威灘,都是芮貝卡孩提時期去過的地方[3]。
本作原定涵蓋三個約50集的季度,後來卡通頻道基於製作和播放安排的考慮,將原有後兩個季度拆為四個約25集的季度;後為更完整呈現故事,其再於第五季追加集數。而在第五季度完成所有最初擬定的故事內容後,官方確認製作一部即時延續主線的電視電影,並於2019年9月推出。及後,製作團隊於電影播放後投入製作迷你影集《史蒂芬宇宙:未來篇》,闡述正傳兩年後的故事,並加入副標題「未來」作區別;中文標題翻譯作《神臍小捲毛 超未來》。影集內容將盡量涵蓋所有曾經登場的角色,為他們的經歷作更完善的補充。
Remove ads
當芮貝卡的節目敲定製作後,她辭去了《探險時刻》故事板藝術家的角色,並專注於自己的系列,最初的前導片被提交給卡通頻道的高管後獲得肯定,他們告訴劇組該系列將於2013年播出,卡通頻道於2013年5月發布了前導片。由於前導片引發了熱烈討論與迴響,人們向芮貝卡和她的團隊表達希望能盡快在看到正劇的發展。[6] [7]
為因應劇集的製作,芮貝卡開始組建製作團隊。傑基·布斯卡里諾於2012年9月被聘為製片人,其任務是僱用人員並監督該節目的工作人員。製作期間,芮貝卡和她的團隊搬到了卡通頻道主工作室後面的一棟建築,與製作《飛天小女警CGI特別節目》的工作人員位於同一樓層。一些曾為該作品工作的藝術家,如調色師蒂凡尼·福特(Tiffany Ford)和藝術總監凱文·達特(Kevin Dart)、艾莉·蜜雪卡(Ellie Michalka)和茉莉·萊(Jasmin Lai),後來被邀請加入團隊。卡通頻道還向芮貝卡提供了推薦作家名單;當她在名單上看到班·萊文(Ben Levin)和麥特·柏奈特(Matt Burnett)後,與兩人結識多年她則立即要求他們加入團隊,自由藝術家丹尼·海因斯(Danny Hynes),前導演伊恩·瓊斯-誇蒂(Ian Jones-Quartey)從他自己的製作《Lakewood Plaza Turbo》中與芮貝卡結識,並成為了《史蒂芬宇宙》的主要角色設計師。史帝芬·薛格在完成前導片工作後被指定為背景設計師,並得到達特、蜜雪卡、萊、背景畫家阿曼達·溫斯頓(Amanda Winterston)和其他人的協助。[8][9]
在藝術風格製作期間,誇泰、史帝芬·薛格等人為《史蒂芬宇宙》創作了與過去作品較為不同的藝術設計。誇泰想要使用一些新的元素以保留前導片之前的元素。他與後來擔任概念背景家的蜜雪卡合作,為「動作喜劇」系列創作概念藝術。大約在此階段,誇蒂在系列的標誌中增加了星星,因為他認為它們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符號。[10] [11]
Remove ads
播映歷史
前導片於2013年5月21日在卡通頻道的影片平台發映[12],但沒多久就被下映並重定向至404頁面[13]。卡通頻道在2013年6月20日上傳導片的剪輯版本在他們的官網及臉書[14]。導片也曾在聖地亞哥國際動漫展展出[15]。
電影
史蒂芬在心靈之戰的兩年後 讓母星變了許多,在用通訊器宣布自己要過這永遠幸福快樂的日子後回到了家,這時史蒂芬一行人唱歌並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但在歌曲結束後一切改變了,出現了一個寶石人把保衛隊四人打的團團轉並用重製器重製了三人和史蒂芬的能力
道具
- 寶石干擾器:可以讓寶石人退回寶石型態的武器,但對人類只能造成微弱麻痺。
- 圓球型機器人:橄欖石的機器人,代替橄欖石從事地球的工作,具修復物體功能,由被打碎的寶石聚集而成。
- 哭泣之石:古代寶石人的溝通儀器,其發出的聲響非常巨大。
- 封印泡泡: 可以包住寶石及碎片,並能阻止寶石成型。
- 傳送座:可以傳送到其它地方。
- 傳送哨:可以向傳送座傳送輕微的音樂訊號。也可以傳送使用者
- 光能砲:玫瑰石英的大砲。
- 玫瑰石英的劍:由鉍彩晶所鍛造,能夠輕易地破壞寶石人的物理型態,卻無法粉碎寶石本身。於《Reunited》中被藍鑽粉碎。
- 擴充四肢:裝在橄欖石、翠榴石等寶石人身上,可以記錄日記、射出能量球。由於母星的資源日益缺乏,橄欖石Facet-2F5L Cut-5XG和其他部分的2代寶石人被賦予了這種裝置以補償其缺乏的標準寶石人力量。
- 鑽石通訊器:給鑽石互相通信的裝置。曾被橄欖石拿來做求救用。
- 漫遊眼:偵查兵的飛行太空船。黃鑽的紅寶石小隊就有一艘。
- 錐形機:母星上的寶石偵測飛行機械裝置,如果偵測到寶石存在就會予以雷射光摧毀。
- 鑽石的行轎:外觀類似於涼亭,有著屋頂和簾幕,能夠從底部延伸出蜘蛛似的腳以進行移動。藍鑽的行轎有漂浮的能力,且裝飾有圓形的孔洞,在《審判》被史蒂芬及拉爾斯偷開走並墜毀;粉鑽的行轎則裝飾有花朵狀的孔洞,其殘骸仍遺留在地球上。
- 鑽石的飛船:藍鑽和黃鑽的飛船為巨型的臂狀,分別為左臂及右臂造型,兩者皆在《Reunited》中被摧毀,之後在《Change Your Mind》中被鉍晶修復;粉鑽的飛船為下半身的形狀,有著修長的腿部構造;白鑽的飛船為巨大的上半身(不含雙手)及頭部的外觀,且頭部的雙眼能夠睜開。
- 陽光驅逐機:為祖母綠所管理的船艦中最快的一艘。駐紮在Klavius 7星球上,由七十七名精英黃水晶所看守。之後被拉爾斯及劣色品偷走。
- 寶石再生器:用於處理從母星叛逃的寶石人的鐮刀形武器,一旦碰觸到寶石人就會讓其變回寶石原型,但重生後會回歸到其最原初的寶石人狀態,並且失去其記憶,需要靠一些特定的回憶才能恢復。在電影中為尖晶石所用的武器。
Remove ads
地理
- 德瑪瓦半島:美國東海岸由德拉瓦州、馬里蘭州與維吉尼亞州構成的半島。沙灘鎮則位於此半島海岸上。
- 沙灘鎮/沙灘城(粵):節目裡位於美國東海岸的小鎮,史蒂芬的家鄉。
- 幼晶園:很久以前被母星寶石人用來生長其他寶石人,目前已不再使用。是紫水晶Facet-5 Cut-8XM(寶衛隊的紫水晶)和其他石英部隊成員的誕生地。
- 史帝芬的家:史帝芬和水晶寶衛隊住的地方,在「重聚」因為鑽石來到而被摧毀,於電影中已重建完成,並成了更大、更多功能的新房子。
- 史帝芬家的浴室:橄欖石曾經躲水晶寶衛隊的地方,也是櫻桃石英被治癒的地方。
- 寶石神殿/天后宮(臺):水晶寶衛隊的基地。
- 玫瑰石英的房間:玫瑰石英的房間,能變出史蒂芬想要的東西。鉍晶的寶石曾被封印在粉紅獅的鬃毛裡的島上
- 水晶之心:通往寶石聖殿裡危險的地方,如玫瑰石英的房間、泡泡房等。
- 泡泡房:存放被封印的寶石,由石榴石打開,但不確定是否為石榴石在寶石神殿中的真正房間。
- 珍珠的房間:放了珍珠的東西,房間主要以水為主。有很多把劍。
- 紫水晶的房間:裡面放了很多的東西和垃圾,其中一些水坑可以通到其他房間。珍珠的道具偶爾會被水流沖到這裡。
- 紅紋瑪瑙的房間:內部如同脫口秀現場。一旦珍珠和石榴石解除融合,此房間就會崩塌消失。
- 銀河傳送座:可以到其他星球(包含母星)。曾被圓球機器人修復,後來在《太空傳送之旅》被石榴石摧毀了。
- 葛瑞格的倉庫:曾存放著玫瑰石英的大炮和過去的東西。
- 放水流洗車廠:葛瑞格所開的一間洗車廠。
- 山上倉庫:水晶寶衛隊因為要製作破壞晶簇體的機器而曾暫居於此,現為橄欖石和青金石的居處。
- 大甜圈:沙灘鎮的一家糕餅/甜甜圈店,珊蒂曾經工作,現任員工為比爾·杜威。
- 沙灘鎮薯條:皮迪、羅納多一家經營的薯條店。
- 鱒魚披薩/必剩客披薩(臺):柯菲一家經營的披薩店。
- 沙灘遊樂園/哈樂園(臺):歡樂先生經營的遊樂園。
- 母星/家園星/故鄉星球(粵):寶石人的星球,現由三位鑽石領袖帶領。
- 遼闊北境:史帝芬、珍珠和康妮曾到過此來尋找寶石怪。
- 貝塔幼晶園/次級幼晶園:當年大戰爆發後母星緊急打造來生產更多寶石人投入戰場的地方,相對於紫水晶出生的育兒園來說工程粗糙許多(根據橄欖石的說法,碧玉是在此誕生,其出生洞穴非常完美)。
- 人類動物園:粉鑽專門用來收藏人類的動物園,為藍鑽因應粉鑽想要停止殖民地球以挽救地球生命的請求而建立,但此舉並沒有達成粉鑽的要求。現在由藍鑽接管。裡面的泡泡室封印著許多玫瑰石英的寶石,但現在都已被釋放出來。
- 月球基地:粉鑽以前還在地球殖民的時候,所待的月球基地。
- 叢林月球:史蒂芬與康妮駕駛太空船墜毀的地方,類似地球叢林,並且還存在著奇特的本土生命。
- 粉鑽宮殿:粉鑽在母星上的處所,裡頭住著許多的小鵝卵石,並且可以根據要求來造出許多物體。
- 黃鑽的萃取室:黃鑽用來洗淨身體的地方,其用途相當於人類所稱的「三溫暖(Sauna)」。
- 藍鑽的浴池:藍鑽用來洗淨身體的地方。
- 鑽石王座廳:有著四位鑽石王座的大廳。
- 小小母星:寶石人們在沙灘鎮旁建造的新聚落,是劣色品和許多被治癒的腐化寶石人們的居住地。
- 粉鑽的花園:粉鑽還沒接手地球之前,跟尖晶石一同遊玩的所在地。現已荒廢,長滿雜草。
- 礁石中心:一個母星曾經常利用的地點,是用來製造、治療和修復珍珠的地方,由智能AI「貝殼(Shell)」來主導其運作。
電視集數
- 備註:已確認6部小短片並非第79集。
- 註:Beach Shorts 由5部網路短片組成
Remove ads
交叉
在第二季裡的 《天才阿公來了》一集,是《史蒂芬宇宙》以及另一個卡通頻道原創卡通《天才阿公》的交叉片。雖然這集播出時間比「寶石人大戰-下」第一季結局還要晚,但在設定上此集內容的發生時間比「寶石人大戰-下」還要早,因此在這集裡可以看到石榴還沒換過衣服,頭髮更厚。臺灣播出時間則比「寶石人大戰-下」還要早,因此沒有這個問題。除此之外,交叉的內容已被官方表示為『不妨礙節目進展 not canon』,此集為愚人節特別篇。
評價
《史蒂芬宇宙》因其藝術、音樂、配音表演、講故事和角色塑造而受到廣泛讚譽。io9的詹姆斯·惠特布魯克認為,它對成年人和兒童來說是「同樣有價值的觀看」,[16]《連線》的埃里克·瑟姆稱它是 "空中最隱蔽、最聰明、最美麗的東西之一」。[17]在其運行過程中,《史蒂芬宇宙》吸引了一個迅速增長的粉絲群。[18]2019年,《電視指南》在其評選的當代100部電視劇中,將《史蒂芬宇宙》排在第61位,將該系列描述為「開創性的」,具有「振奮人心的、自我肯定的信息」[19]。
評論家們讚揚了《史蒂芬宇宙》的藝術「令人驚嘆的美」、[20]「耐人尋味的、身臨其境的環境」[21]和「可愛的呆萌美學」,對其獨特的、柔和的粉彩背景和「華麗的、富有表現力的、乾淨的動畫」給予高度評價。[22]評論家們也很喜歡這個多樣化的組合配音,特別是湯姆·沙普林的格雷格,[23]扎克·卡利森「旺盛和富有表現力」[24]的史蒂芬和格蕾絲·羅萊克「唱出她的心聲」的康妮。[25]
所有五季的《史蒂芬宇宙》在爛番茄網站上都擁有100%的完美評分。[26][27][28][29][30]該網站對第五季的評論共識是:「已經綻放出一個有深刻感人的潛台詞且複雜的神話,《史蒂芬宇宙》仍然是一個閃光的娛樂和對兒童的LGBTQ代表的完美介紹」。
薛格希望《史蒂芬宇宙》在主題上與她和她兄弟的共同興趣相一致。作為一個成長系列,家庭的主題是很重要的,因為薛格將她兄弟建立在角色身上。此外,愛的主題是受到她與瓊斯-誇蒂的關係的啟發。[31]該系列還表達了接受的重要性,[32][33]並探討了人際關係、LGBT身份、身體形狀和「膚色展現了豐富多彩的科幻魔法」。據凱特·莫里斯說,該系列的中心概念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機地發展起來的,而不是一開始就「過度計算」。[34]前作家馬特·伯內特說,該系列的簡單生活主題阻止了「憤世嫉俗」或「惡作劇」的加入。據伯內特說,作家們對超級英雄主題沒有興趣。
在一個關於男孩的系列中,女性的存在感異常強烈——除了史蒂芬和格雷格,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是女性——據薛格說,她打算 「拆解和玩弄兒童動畫片中的性別符號學」,認為男孩的節目應該與女孩的節目有本質的不同,這是「荒謬的」。她把這個系列的情節向一個遙遠的目標發展,中間的一切都保持靈活,部分原因是她的意圖「從我開始就改變了,因為我在製作這個節目時成長了很多」。[35]薛格把這個系列描述為「反向逃避主義」:幻想中的人物會對現實生活產生興趣,並想參與其中。史蒂芬是「幻想和現實之間的戀情」的化身。薛格說《史蒂芬宇宙》受到動漫系列《高立的未來世界》、《少女革命》和《辛普森家庭》的影響。[36] 埃里克·瑟姆認為,《史蒂芬宇宙》是對童年的低調、生活片段的描寫,是對非常規家庭動態的考察,是對動漫、電子遊戲和其他流行文化主流的致敬,是「關於超級英雄直接的兒童節目」。[37]動畫新聞網的雅各布·霍普·查普曼說,動漫系列劇《少女革命》和《美少女戰士》在視覺和結構上對《史蒂芬宇宙》的影響最大,體現在其「主要是嬉戲的基調,在關鍵時刻被粉碎性的戲劇打斷」,以及其「頌揚女性的力量,淡化性別障礙,強調女性之間廣泛的關係,面向家庭觀眾」。[38]《史蒂芬宇宙》還提到了日本的文化符號,包括《新世紀福音戰士》、《阿基拉》、《星際牛仔》、《七龍珠Z》、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和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阿彌殼斷層之怪》[38][39]。
根據惠特布魯克的說法,該系列的「巧妙的節奏感」使其能夠將伏筆和世界創建融入場景中,這使得一個總體的、戲劇性的敘事從可能是「每周反派」的劇集中出現。《史蒂芬宇宙》以兒童的視角敘述一個複雜的故事,這意味著它的敘述性說明仍然是「藝術性的克制,隨著劇集的發展,野心也在增長」,史蒂芬的性格也是如此。《史蒂芬宇宙》有節制的節奏使其人物變得「比大多數著名劇集的人物更複雜和有趣」,[40]發展為「真正的人,而不是為敘述功能服務的實體」。該系列探索了關係中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方面,例如珍珠可能部分地怨恨史蒂芬,因為他是他母親玫瑰不再存在的原因,以及珍珠對玫瑰「全部熱情」的日益自我毀滅。其動作場面——例如艾絲黛兒的歌曲將《寶石人大戰(下)》中的高潮戰鬥呈現為石榴愛的關係和碧玉的孤獨狼態度之間的較量——偶爾被視為哲學論點。
亞當斯強調了在這個核心是關於兄弟姐妹關係的系列中,對史蒂芬和水晶寶石之間複雜的「導師/照顧者/兄妹關係」、「突破性和創造性」描寫。瑟姆寫道,《史蒂芬宇宙》與《探險活寶》和《天兵公園》之間一個明顯的情感差異,後兩個系列處理他們主角向成年期的過渡,而在其第一季,《史蒂芬宇宙》滿足於「對童年單純性的迷戀」。史蒂芬慢慢地從一個令人討厭的跟屁蟲,到第一季結束時,他自己成為水晶寶石中一個被接受的成員,這種變化是由增加的洞察力和經驗而不是年齡帶來的。喬·凱恩在《瑪麗蘇》中指出,與古代的英雄赫丘利和現代小說的英雄路克·天行者不同,史蒂芬的定義是他母親的遺產,而不是他父親的遺產;該系列中母親形象的優勢強調了她們在其他小說中的稀有性。[41]根據《PopMatters》的凱特·斯莫利的說法,寶石的外星性質使他們無法完全理解他們所保護的世界,這一點得到了「非凡的深度和智力上的嚴謹」的處理,甚至在他們處理人類的問題時,如「抑鬱症、創傷後壓力和自我厭惡」,這些都是過去長期的地球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42]
斯莫利將《史蒂芬宇宙》定性為吸引成人和兒童的卡通片增長趨勢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其續集《降世神通:柯拉傳奇》、《探險活寶》和《天兵公園》。這反映在該系列對很少出現在其他動畫片中少數民族的宣傳和更廣泛的主題上:《史蒂芬宇宙》沒有典型的、留著鬍子的惡棍,而是「處理非同尋常的暴力和恐怖問題,以灰色的色調描繪其角色,巧妙地玩弄哲學、道德和人際衝突等問題,同時拒絕將任何發展重置為現狀」。
「影音俱樂部的埃里克·亞當斯說:「性別是圍繞《史蒂芬宇宙》的對話的最前線,他指出「該劇的超級英雄都是女性」。作為對魔法少女動漫的自我意識模仿,該系列顛覆了該類型的前提,讓史蒂芬體現了典型魔法少女主角的愛的女性氣質,沒有嘲笑或失去其男性化的一面。惠特布魯克將該系列描述為「關於愛—各種愛」,包括非傳統的形式,如史蒂芬和寶石之間的母愛和友好關係,以及石榴是「女同性戀關係的實際體現」。
當將該系列列入2015年蒂普利獎的榮譽名單時,該獎項旨在表彰探索和擴展性別角色的科幻或幻想作品,評審團寫道:「在兒童電視的背景下,該節目以比該類型典型的更開放和成熟的方式處理性別問題,並且具有一些任何漫畫中最好的寫作......除了展示不一定符合標準美國性別理想的男女外,這部劇還給了我們一個無性別/非二元的角色和對成長深思熟慮的探索。
2015年,Autostraddle的梅·魯德寫道,《史蒂芬宇宙》是最新面向年輕觀眾的動畫系列,有重要的酷兒主題,比如雙性性格的融合體史蒂芬妮和紅寶石和藍寶石之間的浪漫關係,其融合體就是主角石榴。魯德認為,這反映了這些主題在兒童動畫片中越來越突出;以前的描述都是潛台詞或極少的,如2011年《探險活寶》劇集〈少了什麼〉、2014年《我愛阿噗》系列或2014年尼克國際兒童頻道《降世神通:柯拉傳奇》的結尾。在《史蒂芬宇宙》中,LGBT主題早在第一季的後半部分就很突出。[43]據報道,第五季中紅寶石和藍寶石的訂婚和婚禮是兒童動畫系列中第一個同性婚姻。[44][45]GLAAD在其2015年的報告中指出,該劇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多樣性」,指出該劇的主角之一,石榴,是「兩個相愛的女性代表的寶石物理形態」,[46]在《故事的答案》等劇集中顯示,[47]重點是紅寶石和藍寶石之間的浪漫關係如何。這導致一些人說該劇有「嚴重的同性戀色彩」[48]。《故事的答案》後來為該劇贏得了第二次艾美獎提名,是該劇六次提名中的一次。[49]
史蒂芬妮是史蒂芬和康妮的融合體[50],在1月15日的《小捲妮來了》一集中首次亮相,使用的是they/them代詞。[51]該劇創作者薛格說,史蒂芬妮挑戰性別規範,是「對第一次戀愛中所有可怕的第一次的隱喻。」[52]後來,該劇以史蒂芬妮這個非二元角色為中心的《叢林月球》一集獲得了2018年艾美獎提名[53] 。
根據薛格的說法,她的系列作品中的LGBT代表並不是為了說明問題,而是為了幫助兒童了解自己,發展自己的身份。在她看來,同性戀青年應該像其他孩子一樣在故事中看到自己—鑑於普遍存在的異性戀本位,不允許他們這樣做可能是有害的。她說:「我想了很多關於童話和迪士尼電影的故事,以及愛是總是與孩子們討論的東西。你被告知,你應該夢想愛情,夢想你將擁有的充實的愛情。......為什麼每個人都不應該這樣呢?」[54]在2016年的一次小組討論中,薛格說《史蒂芬宇宙》中的LGBT主題也主要是基於她自己作為一個雙性戀女性的經歷。[55]一年後,她說螢石—第五季劇集《劣色品》中介紹的六個寶石融合體—代表了一種多邊戀關係。[56]2018年7月,她告訴一位採訪者[57],她將該系列的寶石創作為「非二元性別」,以便通過它們表達自己作為一個非二元女性。[58]
該系列被譽為「電視上最不加掩飾的同性戀節目之一」[59]在2016年引起了爭議,當時英國卡通頻道公司刪除了玫瑰和珍珠之間的擁抱,但沒有刪除玫瑰和格雷格之間的吻,在英國播出。[60]該頻道表示這一決定是為了讓這一集「讓當地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更舒服」,但被粉絲和媒體批評為恐同。[61][62]2017年,肯亞電影分級委員會以「美化同性戀行為」為由禁止《史蒂芬宇宙》和其他卡通系列的播出。
薛格在2021年3月告訴《浮華世界》,她一直決心以「無法審查」的方式使「同性戀情侶和敘事」成為故事的組成部分,並不得不為這種表現形式進行內部鬥爭。[63]來自卡通頻道高管的障礙包括要求讓紅寶石成為一個男孩,人物永遠不要親嘴,紅寶石和藍寶石之間不要有戀愛關係,並警告說,如果劇組的任何人,包括薛格本人,公開「確認角色是LGBTQIA+,可能會導致該劇被取消」。薛格說,她開始公開談論她為何「如此強烈地認為孩子們應該得到這些故事」,並在「《史蒂芬宇宙》的年輕粉絲的支持和GLAAD的力量支持下贏得了勝利」。
2021年6月,《史蒂芬宇宙:未來》的性別流動作家塔內卡·斯托茨告訴Insider,薛格「不遺餘力地確保他們的節目人員儘可能具有包容性」,雇用了在Tumblr和Twitter上注意到有才華的人,而不是行業的正規人員。薛格說,作為LGBTQ代表的最前線,意味著除了他們創作的內容之外,「很少有同性戀內容」。她還說,除了來自同性戀恐懼症觀眾的威脅和反擊,她擔心如果她公開談論自己的身份和節目內容,可能會導致節目被取消,並指出對該節目的支持「往往是非常有條件和有傷害的」。她還指出,像她這樣的非二元創作者有額外的挑戰,要經歷一個非二元人被非人性化的世界,並希望「可見的同性戀內容和多個同性戀創作者意味著沒有人必須像她那樣感到孤立」。[64]同月,薛格告訴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她希望「小男孩能體驗女孩表演的東西」,反之亦然,並希望「非二元、性別開放的孩子能有一個表演」[65]。
2021年9月,Insider和好萊塢報導的非二元記者艾比·懷特告訴好萊塢報導者的「好萊塢混音」播客,該節目背後的整個想法是「對性別期望的顛覆」,史蒂芬是一個「性別不適應的男孩」,有一個「女性化的非二元、非性別的外星人」家庭,她說這是「以非常有意識、有目的的方式貫穿整個系列。」[66]此前,Mashable曾表示,一些粉絲在某些方面將拉爾斯·巴里加與變性人的經歷聯繫起來,比如社會壓力和順從的感覺,儘管他不是一個被證實的變性人角色。[67]該系列還出現了螢石,代表了一種多邊戀關係,[68]一個次要的節目角色琪琪·披薩,她在漫畫中向史蒂芬妮提出了約會,是該節目的二級佳能。[69]此外,一位《史蒂芬宇宙》的故事板人員在2017年表示,哈羅德·斯邁利和昆汀·弗羅尼是一對同性戀,同年發布的官方藝術手冊也證實了這一點,題為《史蒂文宇宙:藝術與起源》顯示,《未來小子宙創》的劇集概念圖表明,斯邁利先生和弗羅尼先生是一對戀人[70][71]。
艾維·特蘭和史蒂文·「蘇拉舒」·維萊瑪以晶片音樂為靈感的音樂在評論中也受到稱讚:影音俱樂部的奧利弗·薩瓦提到了它的範圍從「活潑的複古」到吉卜力式的「流暢的爵士鋼琴」,埃里克·瑟姆寫道音樂數字的特點是「令人振奮的決心」,詹姆斯·惠特布魯克寫道,它們已經從「小……愚蠢的小調」演變為節目講故事的一個組成部分。瑟姆為Pitchfork寫道,「音樂在芮貝卡·薛格的作品中很重要」,比在大多數音樂劇中更重要的是,通過構建角色的生活而不是僅僅講述一個故事。[72]
該系列的音樂也廣受好評。《比你強大》被稱為「酷兒戰歌」,片尾曲《愛像你》也被稱為不愧為「美國大歌集的最新成員」。[73][74]

2016年4月,Google搜尋趨勢衡量的該系列的公眾興趣大大超過了卡通網絡的其他系列,其中影音俱樂部稱「《史蒂芬宇宙》現在是卡通頻道旗艦系列的明確證明」。
粉絲們反對在美國以外地區對該系列代表LGBT關係的審查制度。一場粉絲運動說服卡通頻道的法國子公司重新錄製歌曲《比你強大》,並通過翻譯使歌手的愛與原作一樣明確,[75]另一個是在2016年發起的,以抗議卡通頻道的英國子公司的做法從英國廣播中刪除寶石之間的感情場景。在瑞典語版本的《黃鑽快打部隊》中,寶石之間的調情被改為無關的對話後,瑞典粉絲發起了抗議請願。[76]
根據io9的說法,「雖然大多數《史蒂芬宇宙》的粉絲都支持和歡迎,但有一小部分以在包容性的幌子下極端和敵對而聞名」。[77]一位愛好者藝術家在2015年因藝術中的身體比例而在社交媒體上被欺負後企圖自殺,[78][79]2016年,故事板藝術家和作家傑西·祖克在被粉絲騷擾後退出Twitter支持特定角色之間的配對。
一個名為《窒息》的愛好者電影,[80]設置在故事連續性的另類宇宙中,在2017年被io9稱為「《史蒂芬宇宙》粉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81]《史蒂芬宇宙》粉絲大會Beach City Con於2017年 10月13日至15日在維吉尼亞海灘舉行。[82]
2019年,2015年離開該節目以開發自己的節目《OK K.O.!》的伊恩·瓊斯-誇蒂指出《史蒂芬宇宙》對身份的關注如何引起觀眾的共鳴,而她的節目主持人ND·史蒂文森-《神娃之伊莎莉亞戰記》描述了該節目對西方動畫中LGBTQ+表現的影響,認為它改變了「動畫節目首次播出時的格局」。[83]在後來的一次採訪中,史蒂文森說,他們在自己的節目中關於酷兒關係和角色的早期對話只有在《史蒂芬宇宙》的幫助下才有可能。[84]此外,在接受GLAAD的雷娜·迪爾沃特採訪時,史蒂文森談到了動畫中的酷兒表現,並引用了《史蒂芬宇宙》和《降世神通:柯拉傳奇》作為一個鼓舞人心的例子,該節目教導年輕粉絲期待「不亞於各種堅實的酷兒表現和中心奇怪的角色。」 [85]《洛杉磯時報》的評論員特雷西·布朗認為,該節目在播出期間成為卡通頻道本身的「黃金標準」。[86]
2021年1月10日,推特用戶@camrynieroway在推特上發文稱,「絕對沒有什麼比生活在性別二元之外更好的了」,表示他們是非二元的,並添加了史蒂芬妮的GIF,稱「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是一個經驗。」[87][88][89] 同一天,歌手兼詞曲作者賈奈爾·夢內引用了這條推文,她添加了標籤#IAmNonbinary。[90]在推文發布一個月後接受The Cut採訪時,她告訴採訪者,她轉發了GIF,因為它「引起了我的共鳴,特別是作為一個從我職業生涯開始就推動性別界限的人」。[91]
2021年6月,前卡通頻道執行官凱蒂·克倫茨表示,動畫中更多內容的轉變部分可能是由於大會上的活動,舉個例子,動漫展的房間裡擠滿了《史蒂芬宇宙》的粉絲在他們20多歲、30多歲和40多歲的時候。[92]克倫茨進一步爭辯說,粉絲的這種參與向高管和創作者提供了關於誰正在觀看節目並將購買商品的反饋,以及相關說明,什麼才是「好的」代表。Insider的記者還認為,該節目是「以LGBTQ為代表的動畫節目浪潮的開始」。[93]
2021年7月,TheGamer的傑德·金報導稱,《神娃之伊莎莉亞戰記》「沒有《史蒂芬宇宙》就不會存在」,並提到莫莉·奧斯特塔格講述的一個故事,她說她的搭檔ND·史蒂文森使用《史蒂芬宇宙》來證明Netflix以酷兒形象為代表的節目「具有價值、觀眾和存在的權利,可以向年輕人展示與眾不同並不可恥。」 [94]
2021年10月,《奇幻沼澤》的創作者馬特·布拉利說他是該節目的忠實粉絲,是芮貝卡·薛格的朋友,並表示薛格表明原創卡通音樂可以是美麗和深情的。他還爭辯說,《史蒂芬宇宙》和《奇幻沼澤》之間有很多交叉主題,並指出一些工作人員曾參與過該節目,並補充說「我們有一些史蒂芬DNA」。[94]
2021年11月,《GQ》的一位採訪者問說唱歌手兼歌手利爾·納斯·X是否看過該系列,稱他的一套服裝看起來像系列中的黃鑽。利爾·納斯·X回應說,他將委託某人拿走鑽石的服裝,並「將它們定位為鑽石」。當採訪者說「操,紅粉鑽」時,他反駁說「我們愛紅粉鑽。她做了她必須做的事。」 他還認為《星際大戰》是「體面的」,但相比之下,《史蒂芬宇宙》是「下一個層次」。[95]
參見
註腳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