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吃播

以吃東西為內容的直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吃播
Remove ads

吃播(韓語:먹방韓語:[mʌk̚.p͈aŋ] )是一種線上直播模式,播主在與觀眾互動的同時吃掉大量食物。吃播在2010年開始流行於韓國,一般通過網路廣播(例如AfreecaTVYouTubeTwitch等串流媒體平台)播出。[1]播主在鏡頭前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以滿足網際網路觀眾的需求,而觀眾付費與否取決觀看平台。由於吃播在即時性和互動性的吸引力,它逐步擴大了在網際網路直播平台上的影響力,並形成了虛擬社群來作為活躍使用者網上交流的平台[2][3][4]

快速預覽 諺文, 文觀部式 ...

詞源

「吃播」是一個韓語混成詞,結合了「吃」(韓語:먹는 meongneun)與「播」(韓語:방송放送 bangsong)兩詞[4][5]

發展

韓國飲食文化建立在傳統的健康討論和嚴格的禮儀基礎上[6]。然而,最近韓國主流飲食文化的出現和偏離傳統身分的網際網路飲食文化(吃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吃播的網際網路文化始於2009年的AfreecaTV[7],隨後向有線電視無線電視延申。近期美食節目的另一個特點是關注製作者的吸引力,這種類型的吃播被稱為「廚播」(做飯與吃飯)[8]。由於美食節目的製作成本低於綜藝節目,因此它們漸漸受到廣播公司的青睞[9]

在每次直播中,播主通常會通過線上聊天室與觀眾互動。隨著這些美食節目的日益普及,播主已經找到了從網路節目中獲利的方式。許多播主通過接受捐贈或與廣告網路商合作的方式來為吃播創造收入[4]。最近,許多美食節目通過與ASMR的結合擴充了受眾。隨著這種類型的直播通過YouTube等平台的傳播,韓國美食節目「吃播」迅速在全世界流行開來[10],其他國家的網路主播也開始製作自己的吃播[11]。遊戲串流媒體服務Twitch.tv於2016年7月開始試用專門的「社交飲食」(Social Eating)類別來突出這種美食表演風格[12][13]

隨著吃播的快速流行,湧現出了Banzz[14]、MBRO[15]、Shugi[16]、DKD[17]木下佑香[18]以及千千等名人。

Remove ads

流行原因

吃播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是食物可以刺激人類的本能。朝鮮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金海珍(Kim-Hae Jin,音譯)認為對食物的渴望可以讓人獲得代理滿足感。主播有時聲稱是觀眾的「化身」,並且會完全遵循人們要求他們做的事情[19]。英國雜誌《經濟學人》報道稱,韓國美食節目很受歡迎,原因是長期的經濟衰退導致韓國人普遍感到焦慮與不滿[20]。當人們有了過大的壓力時,為了宣洩消極情緒,有些人會選擇情緒性進食,但也有些人善於自我控制,這樣的人可能會選擇看別人吃東西。在此過程中,他們受到美食的刺激,同樣可以形成愉悅感,讓人暫時忘卻個人的孤獨與失落[21]

文化評論人傑夫·楊(Jeff Yang)認為,有魅力的女性吃播播主非常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韓國文化要求年輕女性彬彬有禮、行為克制,而觀眾看見年輕女性在「吃播」時突破這些限制,會有一種刺激和興奮感[5]

批評

2018年7月,韓國政府宣布將推出「國家肥胖管理綜合對策」,制定和規範「吃播」的指導方針,因為「吃播」可能導致暴飲暴食並損害公眾健康。保健福祉部出台公共健康指南後遭到民眾抗議,青瓦台的民意請願也隨之增長。大約有40份反對吃播規定的請願書,內容有「吃播和暴飲暴食之間沒有相關性」和「政府侵犯個人自由」等。在「吃播」已經成為席捲國外的「韓流」的當下,有人批評政府這樣做是在阻止輸出途徑[22]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的朱大力也批評了吃播行業「大胃王」「無所不吃」等以量取勝、以奇出名的博眼球直播方式[23]

2020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出要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指示後,中國多家官媒開始發文宣傳,其中中國中央電視台更特別點出了近年來流行中國網路的吃播影片,批評其「嚴重浪費」、「刻意鋪張暴食」,「與節約糧食的精神背道而馳」。

「制止餐飲浪費」相關評論發出後,吃播影片較為集中的短影音平台迅速跟進,封禁相關影片和直播帳號,如在平台封鎖吃播、大胃王等相關關鍵詞的搜尋結果[24]。在嗶哩嗶哩搜尋的關鍵詞包含「吃播」「大胃王」的內容,則會出現「珍惜糧食,合理飲食」的置頂溫馨提示(後被移除),且搜尋結果只會出現官方帳號發布的節約糧食有關的新聞影片,而其他吃播影片相關的搜尋結果則不予顯示。部分網友對影片網站強制封鎖吃播相關搜尋的措施表示不滿。[25]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