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爾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爾環形山(Gill)是位於月球正面東南邊沿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蘇格蘭天文學家戴維·吉爾(David Gill,1843年-1914年),1964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描述
該隕坑坐落在不規則的南海西南部,西北靠近突出的蓬泰庫朗環形山、西北偏北及東北偏東分別毗鄰漢諾環形山和彼得羅夫環形山,相對年輕的韋克斯勒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南、西南偏南以及西南面則橫亙了已磨損的諾伊邁爾環形山和亥姆霍茲環形山[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63.77°S 75.95°E,直徑63.90公里[3],深約2.73公里[1]。
吉爾環形山是一座已被侵蝕的古老隕石坑,其坑壁因長時期的撞擊而變得高低不平,沿北側壁覆蓋一對小隕坑,西側壁則切入了衛星坑吉爾 A。它的殘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240米[1],內部容積約有3526.01立方千米[1],坑內地表相對平坦,散布有幾座細小的撞擊坑。
探測器墜毀點
2009年6月11日,日本輝夜姬號探測器按照預定計劃撞擊在吉爾環形山東南月表上,其撞擊點月面坐標為 65.5°S 80.4°E[4]。位於印度古魯什哈峰的阿布山紅外望遠鏡天文台[5]和澳洲天文台英澳望遠鏡成功觀測到了這一次的撞擊閃光[6]。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吉爾環形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