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普斯蘭大蚯蚓
澳大利亚的一种巨型蚯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普斯蘭大蚯蚓(Megascolides australis),或稱澳洲巨型蚯蚓,是澳大利亞的1,000餘種本地蚯蚓之一。
Remove ads
簡介
這種巨型蚯蚓平均有1公尺(3.3英尺)長,平均直徑為2公分(0.79英寸),最長可達3公尺(9.8英尺)為世界上最大的蚯蚓之一,平均重量為200克(0.44磅)。[1][2] 它們的身體呈深紫色或藍灰色,約有 300 至 400 個體節。[3]
生態
它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吉普斯蘭地區,生活在河流的藍色、灰色或紅色土壤的底土之中。[3] 在無脊椎動物中,它們擁有較長的壽命,平均需要5年才能長為成體。它們在溫暖的季節繁殖,並在洞穴中產出4公分(1.6英寸)到7公分(2.8英寸)的蚯蚓卵,蚯蚓卵會在12個月內孵化,剛出生的蚯蚓長約20公分(7.9英寸)。
和大多數在表層土壤中活動的蚯蚓不同,吉普斯蘭大蚯蚓幾乎一直住在52公分(20英寸)深的地下洞孔中,並將蚯蚓砂沉積在那裡,通常只有大雨才能夠沖走。[1]它們大多數時候行動緩慢,不過在快速通過它們挖掘的洞孔時,會發出一些聲響,從而讓它們能夠被探測到。[4][5]
受威脅狀態
吉普斯蘭大蚯蚓的群落很小而且孤立,[6] 該物種的低繁殖率和緩慢的成熟速度使其種群較為脆弱。[6] 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是草原,雖然在牧場中也能生存,[6] 但耕作、大量放牧造成的排泄物都可能影響到它們的種群。[6]吉普斯蘭大蚯蚓需要濕潤的土壤才能茁壯成長,緻密的植被對保持土壤濕度不利,因此也對它們的棲息地造成負面影響。[6]目前對吉普斯蘭大蚯蚓尚未實現人工養殖。[1][3]
旅遊價值
當地利用對吉普斯蘭大蚯蚓的興趣發展旅遊業,在 Korumburra 有一個叫做 Karmai 的專門節日,而在 Bass 舉辦巨型蚯蚓博物館。[7]
參見
- 帕洛斯大蚯蚓 (Driloleirus americanus,Giant Palouse earthworm )- 又稱為華盛頓巨型蚯蚓,一個脆弱的北美物種。
- Oregon giant earthworm(Driloleirus macelfreshi) - 帕洛斯大蚯蚓的近親,曾被記錄有1.3公尺(4.3英尺)長。
- 佩德湖鉅蚓 - 第一個在它們的棲息地塔斯馬尼亞被列為"滅絕"的蠕蟲物種。
- 巴登大蚯蚓(Lumbricus badensis) - 一種巨型蚯蚓,體長可達0.6公尺(2.0英尺)。
- 湄公遠環蚓(Amynthas mekongianus)- 一種巨型蚯蚓,體長可達2.9公尺(9.5英尺)。
- Microchaetus rappi - 一種南非的巨型蚯蚓,有著金氏世界紀錄6.7公尺(22英尺)長。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