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米·罕醉克斯

美國吉他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米·亨德里克斯
Remove ads

詹姆士·馬歇爾·「吉米」·罕醉克斯(英語:James Marshall "Jimi" Hendrix,1942年11月27日—1970年9月18日),原名強尼·艾倫·罕醉克斯Johnny Allen Hendrix),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是一位著名的美國吉他手、歌手、音樂人,雖然他的主要音樂生涯只持續了4年,但是詹姆士仍被公認為是流行樂史上最重要的電吉他手,也是20世紀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被譽為「吉他之神」, 搖滾名人堂形容他是「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樂手」。1967年《Melody Maker英語Melody Maker》讀者投票選出的流行音樂家,1968年滾石雜誌的年度最佳表演者,《Disc英語Disc (magazine)》1969年世界頂尖音樂家,1970年《吉他手英語Guitar_Player》將他命名為年度最佳搖滾吉他手,1992年吉米·罕醉克斯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1],並於2005年引入英國名人堂。2003年滾石雜誌評選史上最偉大一百位吉他手,吉米·罕醉克斯被評選為第1名[2], 2011年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再次評選他為第1名[3]

快速預覽 歌手,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生平

Hendrix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出生時被取名為Johnny Allen Hendrix,他的父母是Al Hendrix和Lucille Jeter。他的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退役之後將他改名為James Marshall Hendrix。Hendrix幼年時個性敏感且害羞。與他同年代的音樂家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一樣,Hendrix受到家庭影響很深。他的父母在1951年離婚,他的母親在隔年過世。他非常喜歡貓王(罕醉克斯十五歲,也就是1957年,看了9月1日貓王在西雅圖Sick's體育場舉辦的演唱會,兩個月後他創作了一幅內容為貓王演奏吉他的水彩畫,這幅畫在City's Rock博物館)。罕醉克斯跟他的祖母Nora Rose Moore非常親近。Nora的父親是一位自由民,母親是一位非裔血統的切羅基人[4]。她對Hendrix灌輸了強烈的概念,即應該以擁有美國本土印第安人的血統而自豪。

Jimi的祖父母都是歌舞特技演員,他們居住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那裡也是Jimi的父親Al Hendrix出生的地方。之後Al搬到了西雅圖,在那裡他結識了Jimi的母親Lucille Jeter並結婚。在Lucille過世後Al給了Jimi一把夏威夷四弦琴,然後不久又花$5買了一把木吉他給Jimi,從此Jimi Hendrix走上了音樂之路。

Remove ads

演藝生涯

吉米·罕醉克斯於1970年組成《吉卜賽人樂團》,在美國及歐洲作巡迴演出。1970年9月16日,即他去世前兩天,罕醉克斯於朗尼·史考特倫敦蘇豪區經營的朗尼史考特爵士俱樂部與艾力·波頓作即興表演,成為他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5]兩天後,他在一家倫敦旅館死於藥物窒息。

罕醉克斯的吉他技術完全是自學,因為他是左撇子,因此將一把右手吉他的琴弦以反向順序安裝,以左手演奏。作為一名吉他手,他受到了像是藍調節奏藍調的吉他前輩的影響,然後在這些基礎上做出了重大創新。影響他的樂手包括藍調吉他手比·比·金艾伯特·金巴迪·蓋伊T-Bone Walker英語T-Bone Walker馬迪·沃特斯,以及對R&B靈魂樂做出過卓越貢獻的柯提斯·梅菲爾德。另外,罕醉克斯也受爵士樂影響很深;他經常說他個人最愛的樂手是Rahsaan Roland Kirk英語Rahsaan Roland Kirk

Remove ads

成就與影響

罕醉克斯創造性地發展了傳統搖滾吉他電子藍調英語Electric blues的演奏技巧,儘管在他之前的一些藝術家,比如奇想樂團戴夫·戴維斯何許人合唱團皮特·湯申德已經把回授失真等效果運用於那些急速獨奏上,罕醉克斯是第一位把這些電吉他哇音踏板效果器音箱回饋失真吉他放大器反饋英語Audio feedback,作為其歌曲作品的整體表現手法和帶入錄音室錄製歌曲的吉他手

身為一位錄音室製作人,罕醉克斯也是第一位利用錄音室效果,表達其音樂理念的藍調搖滾樂手。顯然他是那些最早嘗試在錄音過程中添加立體聲效的製作人之一。另外他也專精於作曲,他的作品在其生前和過世後被許多音樂人重新詮釋過。

罕醉克斯具爭議性同時也原創性的風格,可以用其在《星條旗》中,用吉他模仿出戰爭中的聲音(包括機槍聲,轟炸聲以及人們的尖叫聲)的激情演奏舉例。他對此曲的印象派手法充分描繪出了當時普遍的反美主義潮流,成為了60年代動盪時期的美國社會的內心獨白。

註腳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