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同音漢字書寫規則
日本語的正寫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同音漢字書寫規則》是日文的正寫法,以同音通假為方法,凡《當用漢字表》外的字,都以同音且通假的當用字替代(日語:書き替え・書き換え)。國語審議會於1956年(昭和31年)7月5日公布該方案,為業界出版文字的指引,其中包括同音異義語、同音異形詞。
簡介
根據1946年(昭和21年)的《當用漢字表》,凡是《當用漢字表》表外的字,都得用其他方式替換,可以別的詞彙替代,或僅把詞中的表外漢字(日語:表外字、ひょうがいじ)轉為假名。[1]然而,用其他的詞,則詞不達意,甚或會使文意冗贅,而轉寫為假名又不符合閱讀習慣。相反,同音通假更為直接便利。最初,出版界、各新聞社各自為政,各有詞形的標準,使社會用字混亂。於是,國語審議會就制定了的標準,以同音通假為計,並規範詞形,從而得出《同音漢字書寫規則》。
《同音漢字書寫規則》分別規定了「代用字」、「代用語」。代用字,指以同音的當用漢字而通假詞中的表外漢字。譬如,「稀」是表外漢字,所以,本作「稀少」、「稀薄」的兩個詞,都得改為「希少」、「希薄」。如此類推,以「希」為「稀」的代用字,並取代熟語中的「稀」字。但是,有的代用字僅限於某些詞組,這便是「代用語」,如:
- 【訣】
- 可變:「訣別」 → 「決別」
- 不可:「秘訣」 → 「秘決」
- 【澱】
- 可變:「沈澱」 → 「沈殿」
- 不可:「澱粉」 → 「殿粉」
- 【撥】
- 可變:「反撥」 → 「反発」
- 不可:「撥音便」 → 「発音便」
- 【顚】
- 可變:「顚倒」「動顚」 → 「転倒」「動転」等
- 不可:「顛末」 → 「転末」
- 【綜】
- 可變:「綜合」 → 「総合」
- 不可:「錯綜」 → 「錯総」
其外,「甚」、「磨」、「妄」本是表外漢字,且已有了代用字,如:
- 「蝕甚」 → 「食尽」、
- 「研磨」 → 「研摩」、
- 「妄動」 → 「盲動」,
後來常用漢字表卻收錄了以上三字,如今又書寫原字。其實,日本新聞協會、學術用語集也有非官方的同音替代語,並且已經廣泛於坊間。
同音通假罕用於人名、專有名詞,但「満洲」一般表記為「満州」(「洲」是表外漢字)。其實,替代語也有用於仍未採用的詞語中,諸如「叮嚀」、「意嚮」、「蹶起」、「媾和」、「銓衡」、「繃帯」等。可是,「下剋上」、「古稀」、「玉石混淆」、「車輛」、「漁撈」、「鈑金」之類,本應按照規範的術語,卻仍然見於文學作品中。而類似「燻製」的詞語也仍未按照規範寫法。近年來,「障害」中的「害」字受人避諱,某些地方政府並將其轉為假名,即「障がい」。然而,反對假名通假的人(如佐賀縣的知事古川康)則提議收錄「碍」字到常用漢字表,並書為「障碍」。
對此,文化審議會則否決了提案,原因為「提出者理由中有事實錯誤」。2009年12月,「殘障者制度改革推進本部(障がい者制度改革推進本部)」和文化審議在內閣府中討論了在公文中採用「障碍」一詞與否,且又提議了收錄「碍」字到《常用漢字》。
Remove ads
替換之例
以下是1956年國語審議會發表的同音替換詞。
以下未在國語審議會報告中提及,爲民間類推寫法。
以下是在國語審議會報告中尚未規定的替代詞,常見於新聞界、學術用語集以及一般場合中。
《同音漢字書寫規則》中有不少字認為是本來的錯誤寫法。此外,雖然許多當用漢字內的熟語以同音替代詞的寫法標記,而也有特例,如「旱魃」 → 「干魃」(「干ばつ」)、「稀覯」 → 「希覯」等轉寫,從未在報告中提及過。
Remove ads
替換而混同的同音異義詞(範例)
- 「掩護」和「援護」
- 掩護是在敵人的攻撃下保護隊友的行動,如「―射撃」
- 援護是救助處於困境的人,如「被災者を―する(救助受災者)」
- 「徽章」和「記章」
- 徽章是表明身分、資格、所屬團體而附在衣服、帽子上的物品。「制帽の―(學生帽上的徽章)」
- 記章是發予給參加活動的有關人士的紀念物,如「従軍―」
- 「綺談」和「奇談」
- 綺談指有趣又精闢的談話。
- 奇談指異乎尋常的故事,如「珍談―」
- 「教誨」和「教戒」
- 教誨是受刑者的教育,如「―師」
- 教戒(教誡)是告誡的意思,在口語中幾乎不用。
- 「昏迷」和「混迷」
- 昏迷是迷惘且不知所措的意思。又是醫學術語,指有意識而對外部刺激沒有反應的狀態。實際上第一項意思極其少用,一般僅作為醫學術語。
- 混迷指難以理解、真偽莫辨,如「―する政局(混亂的政局)」
- 「蒐集」和「収集」
- 蒐集指收藏,如「切手の―(收藏郵票)」
- 収集僅指收集的動作,如「ごみの―(垃圾收集)」
- 「情誼」和「情義」
- 情誼指真心實意,如「―に厚い(情深誼長)」
- 情義指人情義理,如「―を欠く(欠人情)」
- 「牆壁」和「障壁」
- 牆壁僅指牆壁。「防火―(防火牆)」
- 障壁指阻礙行動的東西,主要是抽象概念,如「関税―(關稅壁壘)」
- 「棲息」和「生息」
- 棲息指棲息在某種場所。生物學中用於動物。「猿の―地(猴的棲息地)」
- 生息指生活、生存。生物學中用於植物。「都会に―する(生活在都市)」「高山に―する植物(生長在高山上的植物)」
- 「洗滌」和「洗浄」
- 洗滌指洗得十分乾淨,又指用水或薬剤等洗滌。「洗滌」本來的讀音是「せんでき」,而慣用讀法是「せんじょう」,具體例子:「胃を―する(洗胃)」
- 洗浄指佛教中身心的洗濯,少用詞。
- 「尖端」和「先端」
- 尖端指尖銳物體的尖端,又指時代或流行事物的開始。「錐(きり)の―(錐尖)」「岬の―(海角)」「時代の―(時代的前奏)」「流行の―(流行前奏)」「―技術(尖端技術)」
- 先端指長的物體的前端。「棒の―(棒的前端)」
- 「破毀」和「破棄」
- 破毀是法律用語,指高級法院承認上訴成立而取消原判。如「原判決を―する(取消原判)」
- 破棄指破壞、拋棄。又指契約、協議等的單方面消除「書類を―する(毀棄資料)」「契約を―する(取消契約)」
- 「哺育」和「保育」
- 哺育指動物哺育下一代。
- 保育指保護、養育嬰幼兒。「―園」「―器」「―所」
- 「妨碍」和「妨害」
- 「厖大」和「膨大」
- 厖大是形容詞,指數量或規模大。「―な計画(宏大的計劃)」「―な予算(龐大的預算)」
- 膨大是動詞。「予算が―する(預算增多)」
- 「椿事」和「珍事」
- 椿事是意料之外的大事,如「春先の―(早春的意外事件)」
- 珍事指罕見、異常的往事,如「前代未聞の―(未曾聽聞的怪事)」
替換前已有的異形詞
以下詞語在規範前已有異型詞,後來凡詞中有表外漢字,都以原含表內漢字者為準。
- 饑餓 → 飢餓:「饑」含「飢」義。
- 障碍 → 障害:漢字圈以內,「碍(礙)」、「害」音義不同,故不用「障害」一詞,「障害」唯日本獨有。
- 歎願 → 嘆願:「歎」通「嘆」。
- 磨滅 → 摩滅:戰前已通用。
對新詞的影響
譬如,「姆」義為「乳母」,本有「保母」、「保姆」之分,後以「母」代「姆」,而從事同類職業的男性,則稱為「保父」,從而衍生出了「父」的對立。在日本,現在的職稱凡有陰陽之分,多改取中性者,如「保母」、「保夫」已經統稱為「保育士」了。
《改定常用漢字表》的影響
文化審議會於2010年6月,在《改定常用漢字表》中追加了196字。其中「臆、潰、毀、窟、腎、汎、哺、闇」八字,增至《同音漢字替代詞》。唯「闇」字特別處理,轉寫為片假名「アン」。而餘下7字,則規範了與其相關的13個詞組。《同音漢字替代詞》之增,僅為配合《當用漢字》而變動。至於當前的《常用漢字》、《改定常用漢字》,均以「目安」為準,即滿足一般的閱讀需求。此外,更避免了不宜同音假借的詞組。
- 【臆説 → 憶説】「臆」字的詞例有「臆説」,註釋了〈「憶説」とも書く。〉一句,譯為「又寫作『憶説』。」
- 【臆測 → 憶測】「臆」字的詞例有「臆測」,註釋了〈「憶測」とも書く。〉一句,譯為「又寫作『憶測』。」
- 【潰滅 → 壊滅】
- 【潰乱 → 壊乱】
- 【肝腎 → 肝心】「腎」字的詞例有「肝腎」,註釋了〈「肝心」とも書く。〉一句,譯為「又寫作『肝心』。」
- 【決潰 → 決壊】
- 【広汎 → 広範】
- 【全潰 → 全壊】
- 【倒潰 → 倒壊】
- 【破毀 → 破棄】
- 【哺育 → 保育】
- 【崩潰 → 崩壊】
- 【理窟 → 理屈】
其中包括戰後已用的詞組,如以上「憶説」、「憶測」、「広範」三詞。而「破毀·破棄」、「哺育·保育」則是不同的詞語。餘下的八詞,早已有之,不是新造的。
Remove ads
與簡化字一致的詞
《同音漢字書寫規則》中部份替換詞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寫法一致。
* 闇 → 暗 * 廻 → 回 * 禦 → 御(「制禦 → 制御」、「防禦 → 防御」) * 兇 → 凶 * 嚮 → 向(「意嚮 → 意向」) * 絃 → 弦 * 倖 → 幸 * 剋 → 克(「下剋上 → 下克上」、「相剋 → 相克」) * 颱 → 台(「颱風 → 台風」) * 煖 → 暖(「煖房 → 暖房」、「煖炉 → 暖炉」) * 註 → 注 * 牴 → 抵(「牴触 → 抵触」) * 觝 → 抵(「觝触 → 抵触」) * 慾 → 欲
類似個例
對華影響
近代以來,華語借用了大量的和製漢語,包括以代用字書寫的,且此類舶來詞都不書以原詞形,直接照搬而用。以下為漢語中常見的代用字詞形。例如: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