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名山茶馬古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名山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至近現代。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
簡介[2]
名山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境內。四川茶馬古道在名山縣境內有三條主道,其大致走向為:一是從邛崍火井進入名山境內,沿邛崍山脈西進,途經名山縣中峰鄉、建山鄉,翻越蓮花山、蒙頂山最後到達蘆山鄭西關和雅安上里;二是從蒲江飛仙閣進入名山境內,沿總崗山南下,途經名山縣馬嶺鎮、車嶺鎮、雙河鄉、永興鎮,最後到達雅安草壩水口;三是從蒲江大塘進入名山境內,沿318線西南方過境,途經名山縣茅河鄉、黑竹鎮、新店鎮、蒙陽鎮、蒙頂山鎮,翻越黑竹關、金雞關到達雅安姚橋。
三條主道形成的歷史原因,一是名山茶在茶馬互市中佔有重要地位。宋時,政府實施茶馬制度,由其茶馬司主管榷茶易馬事務。鑒於「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闕」,用名山茶博馬最受吐蕃歡迎,在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特詔「專以雅州名山茶為易馬用」;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又重申神宗原詔,大觀二年(1108年)再次詔令「以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必須候年終馬數足,方許雜賣,並「定為永法」。二是名山縣、百丈縣(唐設明洪武廢)當時是重要產茶區,宋政和三年(1113年)名山產茶42165馱(每馱100市斤)。從宋神宗熙寧至孝宗淳熙時期,名山茶除保障在西南地區買馬場換馬外,每年運至西北地區買馬場以茶易馬的茶葉,多達二萬馱。三是在雅州、名山縣、百丈縣、滎經縣、蘆山縣等設置了五處買茶場。在黎州(漢源)、雅州(雅安)兩州以及碉門等設置了四處買馬場。從買茶場就近將茶運至買馬場,完成宋政府每年所需購買馬匹數額,因而形成了三條主道。其沿途遺存的歷史文化遺跡非常豐富,是研究茶歷史、茶馬古道和茶馬互市難得的實物資料。
現存遺址包括:百丈縣城址、大石梯古道、天目重修路道碑、茶馬司、蒙頂山古建築群、六合橋、中峰牛碾坪、雙河騎龍場萬畝茶園遺址。
Remove ads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