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後交通動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後交通動脈是人體解剖學中大腦左右側底部的動脈,為威利斯環的一部分。後交通動脈前端承接頸內動脈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然後在頸內動脈末端進入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前分叉而出。其左右兩側各連接同一側的三條大腦動脈分支。在末端,後交通動脈又與大腦後動脈相通。
大腦主要由頸內動脈和大腦後動脈供血,而後交通動脈正式連接這兩個動脈系統的關鍵節點。後交通動脈的存在為大腦血液循環提供了冗餘,具體表現為,如果其中一個血管系統被阻塞或變窄,另一個系統可以通過增加灌注來維持大腦供血。
Remove ads
發育
胎兒大腦中大腦後動脈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 的發育發生相對較晚,由後交通動脈尾端附近的幾條胚胎血管融合而成。
胎兒大腦後動脈中的 70-90% 由後交通動脈的延續發育而來,其餘大腦後動脈則由基底動脈發育而來。在發育過程中,胎兒體內的頸動脈通常隨著椎動脈和基底動脈的發育而逐步消退,直到併入基底動脈中。大約 20% 的成年人的大腦後動脈起源於後交通動脈而非頸內動脈。 [1]
臨床意義
後交通動脈中的腦動脈瘤是動脈瘤中第三常見的[2] (最常見的是前交通動脈瘤)。該處動脈瘤也是動眼神經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