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後涼

十六国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后凉
Remove ads

後涼(386年-403年)是十六國時期氐人貴族呂光建立的政權

快速預覽 涼, 京城 ...

其國號以地處涼州為名。《十六國春秋》始稱「後涼」,以別於其他以「涼」為國號的政權,後世襲用之[1]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將軍呂光受命率7萬餘眾討平西域苻堅淝水兵敗後前秦瓦解,呂光據有姑臧(今甘肅武威)於太元十一年(386年)稱大將軍、涼州牧。太元十四年(389年)呂光稱三河王,後改稱天王,史稱後涼

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

後涼以氐人軍事力量為基礎,勢力孤弱,刑法峻重,社會局勢不穩,叛者連城。

後涼龍飛四年(399年)呂光卒,子呂紹繼位,庶長子呂纂又殺呂紹自立。後涼咸寧三年(401年)呂隆(呂光弟呂寶之子)又殺呂纂自立,國勢益衰。連年戰爭,經濟凋敝,太元十二年(403年),穀價昂貴,人相食。[2]

神鼎三年(403年),呂隆因後秦南涼北涼交相攻逼,降於後秦,後涼亡。

Remove ads

君主列表

君主頭銜:
  • 涼州刺史385年9月-386年12月
  • 涼州牧、酒泉公386年12月-389年2月
  • 三河王389年2月-396年6月
  • 大涼天王396年6月-403年7月
更多資訊 廟號, 諡號 ...

註:後涼建立及呂光在位年份始點,若自呂光稱涼州牧、改元太安時起算,則為386年;若自呂光稱三河王始起算,則為389年。

世系圖

涼景昭帝呂婆樓
涼懿武帝呂光
338-386-399
涼文帝呂寶
?-392
涼靈帝呂纂
?-399-401
涼隱王呂紹
?-399
建康公呂隆
?-401-403-416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122》,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