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鑄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吳鑄人
Remove ads

吳鑄人(1902年7月23日—1984年5月3日),名壽金,號夢燕,安徽省盱眙縣大通鎮人,民國37年(1948年)在北平市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

快速預覽 吳鑄人, 個人資料 ...

生平[1][2]

生於盱眙縣大通鎮的一個地主家庭。父親是清朝秀才。 早年先後在天長縣官立高等小學、盱眙第九中學、蕪湖中學等校學習,後來從北京大學畢業。[2]

民國13年(1924年), 於北京加入中山主義實踐社[3],並加入中國國民黨[2]

民國16年(1927年), 任中國國民黨直隸省黨部委員兼青年部部長,並任私立大同中學校長。民國17年(1928年),他任中國國民黨河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訓練部長。民國18年(1929年),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山主義實踐社成員同國民黨內蔣介石的派系發生衝突, 不得不在民國19年(1930年)到英國留學,後來獲得牛津大學農業經濟碩士學位。歸國後,他投陳果夫陳立夫CC系。民國24年(1935年),他出任江蘇省政府經濟視察員。一二·九運動爆發後,他受命赴揚州平息揚州學潮。民國25年(1936年)他在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蒙藏學校任職。[2]

抗日戰爭時期,陳果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處長,掌握國民黨的人事權, 任該處第九組組長,從事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團學員的通訊及調查工作。民國33年(1944年),經陳果夫提議,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團設高級班, 任高級班學生通訊處處長。民國34年(194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撤銷,其原管理的通訊組織系統被移交於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同年5月, 以中國國民黨河北省黨部代表的身份參加了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任大會提案審查委員會經濟組成員,並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此後,他列席了國民黨六屆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會。民國35年(1946年)3月的六屆二中全會、民國36年(1947年)3月的六屆三中全會上,他均任組織審查委員會委員。[2]

民國35年(1946年),作為中國國民黨中央派系的代表, 在中統力量的支持下當選中國國民黨北平市黨部主任委員。任內, 利用過去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高級班學員的人脈以及中統的力量積極反對中國共產黨。民國37年(1948年),他創立了清共先鋒隊,還組織了多次反對中國共產黨的示威遊行。民國35年(1946年)4月,北平市的國大代表選舉協進會決定4月21日下午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辦講演會,揭露中國國民黨繞過政治協商會議單方面召開制憲國民大會的非法性。 聞訊乃召集國民黨各區黨部負責人聯席會議,布置警察、憲兵、三青團衝擊講演會會場,打傷陳謹昆教授,釀成音樂堂事件。同年12月24日晚,沈崇事件發生,此後北平學生和各界民眾舉行示威遊行以抗議美軍的暴行, 以當時在軍調部任職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黃華在遊行隊伍中任指揮作為藉口,迫使北平市市長何思源向軍調部提出報告抗議,後來受到軍調部中共代表葉劍英的駁斥。在北平任職期間, 還曾主辦《周論》雜誌,並曾經營一家農場。[2]

民國37年(1948年),當選北平市的立法委員。同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舉行,國民黨各派別圍繞競選展開激烈鬥爭,李宗仁、孫科競爭副總統,孫科受CC派及蔣介石支持。 為CC派成員,也不得不跟隨CC派支持孫科,但仍暗中為李宗仁拉選票。1948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了北平市, 乃辭去中國國民黨北平市黨部主任委員的職務,逃往台灣。在台灣, 仍任立法委員。[2]

1984年5月3日,吳鑄人逝世。[2][4]

Remove ads

榮譽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